秦桧想放岳云一条生路,为何宋高宗坚决不允?真相背后有何隐情?野史趣闻
关于岳飞和岳云之死,南宋著名史学家王明清在《挥麈录》中所记载的王俊诬告状恶细节十分详细,其中记载:“我曾经得到《刑部大理寺状》岳案的全部案款内容进行浏览。当时仲贯甫为尚书郎,他询问各九卿官署,他们则都说:“张俊、韩世忠二家争高宗享殿配飨时,张俊以厚礼贿赂管案卷的人,从而取到岳飞案的原始卷宗并且藏了起来,所以岳飞案的原始卷宗现今已经不存在了。”

那么,宋高宗为何连岳云也不放过呢?熟悉评书演义的,都会知道岳云乃是一员猛将,力大无穷,勇猛无敌。虽真实历史上的岳云,不似演义中的那么夸张,但整体上的形象却并不差。据正史记载:岳云常身先士卒,挫敌锐气,屡立大功,而被军中称为“赢官人”(常打胜仗之意)。
岳云虽资历较浅,但在岳家军效力已久,并屡经战阵,颇有军望,且是岳飞唯一成年的儿子。宋高宗既决意要杀害岳飞,定然对岳云放心不下。而秦桧不过是宋高宗杀害岳飞的执行人与帮凶而已,宋朝上承残唐五代。而在残唐五代时期,武将当权,朝代更替频繁,五十余年更换了五个朝代。而自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大宋,便采用了丞相赵普的建议,“杯酒释兵权”,收缴了武将们的兵权。自此,“以文制武”成了宋朝的国策。

有人会说岳飞品格高尚,定不会做出来篡逆之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即是对石守信等将领如此说道:...你们虽无异心,但你们的部下想要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们的身上,你们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也身不由己了。皇权的神经都极为敏感与脆弱,而害死民族英雄岳飞、张宪、岳云的,正是这皇权本身,而非个人好恶与恩怨。

自岳飞救了韩世忠,并力主北伐,秦桧就开始图谋杀害岳飞,还企图陷岳云于流放。当秦桧成功地挑拨离间了岳飞与赵构的关系,成功地诬陷并给岳飞、张宪定了死罪后,却发现赵构更坏:不满足于除掉岳飞、张宪,要把岳云也一并除掉!
这一刻,秦桧当是大喜过望!
本文作者:点金梦想(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