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南美之十 火地岛(二)野史趣闻
作者:一朵梦云
3月25日,今天是个晴天,金色的阳光一早就撒向了大地。我们入住的酒店位于一个高坡上,走出酒店,但见后面是浓密的树丛和积雪的山峰,向下看,是晨曦中宁静的小城和湖蓝色的比格尔海峡,远处连绵的群山和天边的云朵融成了一片,如此宜人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早餐后来到玛依普大街,玛依普大街是乌斯怀亚的主干道,沿海靠山,街边各种尖顶、平顶的小屋精巧雅致,充满了异国情调。我们走上码头,乘坐游轮前去游览比格尔海峡。比格尔海峡位于乌斯怀亚的西南方,是一条从东部的大西洋,跨过阿根廷、智利两国到西部太平洋的水道,也是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线,全长三百二十公里,最宽处约十公里,最狭窄处只有一公里。比格尔海峡景色优美,波平浪静,海峡中有栖息着海豹、海狗、海鸟的小岛。海峡边的乌斯怀亚港距南极大陆最近处仅800公里。该港是阿根廷和其他国家去南极考察的后方基地,考察船都在这里补充燃料和食品。海港设备完善,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豪华游艇和帆船来乌斯怀亚港停泊游玩。
游轮行驶在开阔平静的海面上,细波闪烁,海风轻拂,很是惬意。大约20多分钟后,到达了海狗岛。小小的岩石岛上挤满了海狗,其中也夹杂着少数海狮,只见那些又肥又大,圆滚滚的海狗们或趴、或坐、或在海中浮游翻滚,很是可爱。我原本并不知道海狗、海豹、海狮之间的区别,因为从外观上来看,它们长得几乎都一样,查了资料后才有所了解,并能大致区分它们。海狗、海豹、海狮都属於鳍脚类动物,外形很相似,海狗海狮的区别在于,海狗的脸很短,全身覆有柔软的绒毛,看上去毛绒绒的。而海狮身上的毛很粗硬,没有绒毛,看上去滑溜溜的。海狗海狮和海豹的区别在于,海狗海狮的鳍状后肢可朝向前方,能够在陆地上行走,而海豹后鳍不能向前弯曲,不能行走,只能爬行。此外,海豹的耳朵变得极小或退化,只剩下两个洞,海狗海狮头上则长着有如小指头般的耳朵。我仔细地观察了岛上的鳍脚类动物,看到它们头上有耳朵,有的还会用后鳍伸到脖子处瘙痒,那就不会是海豹。又看到它们中多数都是毛绒绒的,只有少数看起来光溜溜的,所以就断定,这岛上栖息着的主要是海狗,我们看见的也确实是海狗岛。
离开海狗岛后,前方又出现了一个小岛,岛上耸立着一座红白相间的灯塔,这是被称为“世界尽头的灯塔”的也格来日斯灯塔。灯塔建于1884年,高10米,底座3米,以所在的也格来日斯岛命名。然而事实上,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南端的“天边灯塔”是圣胡安·德萨尔瓦门托灯塔,位于距乌斯怀亚东南120海里的勒梅尔海峡一侧的埃斯塔多斯岛上。只是很少有人能去那儿,也更少有游人能看到真正的“天边灯塔”。游轮围着小岛绕行着,我们也得以能从各个角度欣赏这座孤独的灯塔。大家纷纷以灯塔为背景拍照留念,我想,今天的灯塔一定不会寂寞。
鸟岛就在也格来日斯岛附近,那是一个狭长的小岛,岛上密密麻麻站满了白肚、白脖子、黑羽、宽脚掌的鸟,粗看好像是企鹅,然而却会飞。靠近小岛后再细看,却并非企鹅,而是一种海鸟。于是有团友戏谑地称它们为“会飞的企鹅”。游轮继续前行,10多分钟后来到了智利阿根廷两国交界的“划独木舟的人”小岛。船靠岸后,我们上了岛,荒芜的岛上除了一间破旧的木屋和几只悠闲的海鸟外,就全是杂草和乱石了。我们沿着绳栏内人工修筑的沙石路小心地向前走着,不一会儿就走到了路尽头,导游指着前方的海峡介绍着说,左边较高的雪山是智利,右边连绵的山脉是阿根廷。又指着一条绳栏对我们说,不能越过这条绳栏,因为那边是属于智利的,于是我们又更为小心地走回了游轮上。

乌斯怀亚酒店

2乌斯怀亚

玛依普大街

比格尔海峡

海狗岛


也格来日斯灯塔

海鸟岛


智利阿根廷两国交界小岛
0o00
本文作者:携程攻略社区(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