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为何得不到唐太宗的宠爱野史趣闻

2018-11-09 17:03:28

一代女皇武则天在朝廷之上呼风唤雨,后宫之内飞扬跋扈,可以说风流一世。被赐号“武媚”的她,怎么会没有媚住皇帝丈夫唐太宗呢?

贞观十年(636年)的六月,宫中发生了一件事,给武则天的命运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机。这件事,就是太宗的贤内助长孙皇后病殁了,整个宫女队伍也缺员,于是内侍省就开始着手找人了由于宫中的情况特殊,对妃嫔的要求就很严,她们不但要侍奉皇帝起居,还要能够胜任管理工作,因此要求有貌、有才、有较高的门第出身。

唐太宗怎么会点名点到武则天的头上?促成这件事的,是两个重要人物。第一个荐举武则天的是杨师道。杨师道当时任侍中,职权等于宰相,又是皇亲,和太宗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朝堂上天天见面。他为了让自己的外甥女有出头之日,就极力向太宗推荐武则天的才貌。此外桂阳公主也从旁进言,让太宗未见其面先闻其名,所以这件事情很快就敲定。

还有一个关键人物是杨婕妤。这个杨婕妤是武则天的一位表姐,原为太宗之弟齐王李元吉的王妃。在玄武门之变中,太宗杀了李元吉,却把元吉之妻杨氏封为婕妤。杨婕妤这女子的道行不浅,长孙皇后去世后,太宗又想立她为皇后,可惜遭到魏徵等一干重臣反对,说是“恐遭天下人耻笑”,这好梦就没做成。杨婕妤对此痛心疾首,对几位重臣衔恨在心,但敢怒而不敢言。为了加强自己在后宫的势力,开选妃嫔之后,她就想到了自己的表妹武则天。

这日,中使前来宣召,母亲杨氏如天塌了一般,放声大哭起来。武则天对这事的态度,与其母大不相同,她坦然自若地说:“见天子安知非福,何必作儿女之悲?”她知道,改变命运就在此一搏。虽然进宫不过是做个末等的妃嫔,但毕竟已是走近最高权力中心了。事在人为,只要有心,也许就能碰上重振家声的机会。

武则天进宫后,太宗见她果然是姿容秀丽,就赐号“武媚”。这个“媚”字,体现的恐怕不单单是漂亮,用现代民间的话语来说,就是会“勾人”。她的宫中生涯就此开始,在才人位置上一坐就是11年。这和武则天心里隐隐预期的太不一样了!她根本就没有得到太宗的宠爱。在一群大小老婆队伍中,武则天不过就是个边缘人物。

能驯烈马的武媚娘

媚娘怎么会没有媚住唐太宗?这里面有一个根本问题,就是男女吸引,往往以互补型为佳。唐太宗是盖世英主,杀伐决断经历得多了,内心很希望有个温柔贤惠的女子做伴。武则天,可不是这样一个文弱类型的女子。她曾主动请缨,用铁鞭驯服太宗的名马“师子骢”,烈马不服,武则天竟以匕首断其喉。这女人,太厉害了,简直就是赳赳武夫。虽然太宗当时鼓励了武则天,但他对这种男性化的女人,怕不会太感兴趣。

而迷倒太宗的,另有人在。与武则天同时进宫的,还有一个才人叫徐惠。徐惠生于书香之家,4岁时始诵《论语》、《毛诗》,8岁能作文,辞意清通,文名扬于京中,被太宗知道了,于是亲自点名召进宫。这个徐惠的气质与思想,才是投了太宗的所好。原来,自长孙皇后死后,太宗就开始有些颓废,耽于享乐,对女色兴致尤其高。徐惠曾为此上疏劝谏,言辞间有长孙皇后之风,太宗大为欣赏,遂把她提拔为九嫔之一,算是正式的老婆之一了。

但从另一方面说,武则天在宫中也不算虚度。因为才人在宫中,要跟众妃嫔一起学习礼乐诗书,经过这一番锻炼,让她大大长了见识,提高了素质,熟悉了宫中大小事务——这在以后,都用得着啊!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武则天在这11年里,耳闻目睹积累了大量政治经验。首先,她的身份是唐太宗的贴身秘书,唐太宗处理政务的那两把刷子,她是了解了个一清二楚。再有就是置身于妃嫔群中,亲历了具体的明争暗斗,使她在实践中懂得如何韬晦、如何进退,将来技压群芳的路数也让她琢磨得差不多了。总之,11年的磨炼与寂寞,将她从纯真变为老练,成了一个深藏不露的女政治家。

应了神秘的天象

武则天不受皇帝宠幸的第二个原因,和一段传闻有关。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白星多次昼现,太史按惯例进行占卜,结果为“女主昌”之象。恰在此时,民间也流传着一本《秘记》,内有“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之语。据说,唐太宗为此很不安,将信将疑。

一日,太宗在宫中与武将们宴饮,兴之所至,君臣玩起了饮酒行令。这日玩的是报乳名,轮到左武卫将军、武连县公李君羡(武安县人)报名字,他报出自己小名叫“五娘”!太宗吓出一身冷汗——这个家伙官称、封邑、籍贯中都有“武”字,小名又是个女人名,且与“武”同音,这不是“女主武王”是什么?于是他果断下令,将李君羡从身边赶走,贬至华州当刺史,才到任没几天,又借故把他给杀了。

李君羡除去后,太宗还不大放心,问太史令李淳风:“《秘记》所说的能相信吗?”李淳风答:“据臣观天象,这个人已经在宫中了,还和您很亲近,征兆快要成了!”太宗慌了,忙问:“把可疑者都杀掉,行吗?”

李淳风不赞成,说:“王者是杀不死的,现在杀,不过是杀了些无辜而已。若你今天将此人杀了,天还会生出个少壮的来,将你子孙杀光,那就不值了。”唐太宗心知天命难违,只得作罢,但此后防范甚严,武则天不被宠信,或许就与此有关。

本文作者:历史很好玩儿(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