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的那些风流韵事:武则天情诗献媚唐高宗野史趣闻
武则天的名字,一千多年来可谓如雷贯耳。她留给后人咀嚼的除了她是一个有着强硬政治手腕的的女人外,她的薄情寡义,心狠手辣更能使后人回想。但殊不知,再坚强狠毒的女性,她的内心都有某些柔软的地方,那才是真正的女性特征。
武则天留给了后人一首诗,是一首写给李治的情诗。《全唐诗•卷五》收录了她这首诗《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
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此来长下泪,
开箱验取石榴裙。
诗的大意是,因为相思过度,所以导致眼花缭乱,居然把红色看成绿色。面容憔悴,身体虚弱,思绪分散,困扰不堪,这一切都是因为想你,神思恍惚,刻骨铭心。是我对自己如此神魂颠倒之举颇感吃惊,不能相信,还是那思念中的人不肯相信我会痴情至此、近来总是为他泪洒双肩呢?如果不能确定的话,那就请打开衣箱,把那被泪水染红的裙子拿出来看一看。
这首诗是武则天当年在感业寺写的。武则天638年被唐太宗招入宫中,立为才人。才人属36位嫔妇中地位最低的那一档,负责照应皇帝宴会、休息之事。那年武则天(那时被赐名为“武媚”) 才十四岁。但她当然不满足自己当下的地位,于是想方设法接近太子李治。李治少年懵懂,对当时千娇百媚的媚娘有了好感。
武媚娘二十四岁的时候,太宗病重,他感受到媚娘不是一般女子,临死前本来想除掉她,但是武则天含泪请求,太宗便饶了她一命。太宗驾崩之后,她到感业寺削发为尼。然而,削发的外表掩盖不住心中感情的潮水。就在感业寺的尼姑生涯中,她还在想象李治会把自己接回去,继续她那如花似锦的前途。于是写下了这首《如意娘》,表达相思愁苦之感,短短四句,传达出多层次多方位的复杂情绪。
在太宗忌日过后,高宗李治到了感业寺,又见媚娘,他心里那份情愫复燃。但是武则天当时还是戴罪之身,况且她又是太宗的女人,所以二人只能偷偷摸摸的交往。武则天心中的忧愁就由此而生,继而忧愁就转化为另一种感情,那就是野心。
四年后,武则天在寺庙里怀孕。高宗李治便复召她入宫,拜昭仪。昭仪是36嫔妇中最高的等级,比照当年才人身份,算是破格提拔了。后更封为宸妃。
关于女皇这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明朝人却故意把它当成了一部色情小说《如意君》中老年武则天写给她那不辞而别的面首敖曹的思念之作。小说中写道:“更月余,(武则天)乃以明珠一颗、红相思豆十粒、龙涎饼百枚、紫金鸳鸯一双,遣至承嗣第密授敖曹,内锁金龙凤笺一纸,书曰:‘前者草草与子言别,静言思之,殊是伤叹,每每至花朝独饮,月夜独眠。粉黛满侧,无一知己。人生有几,堪此生离?今遣信相闻,于月圆之夕,用小犊车载子从望春门入,少留数日,以修未了之缘,且结来生之好。’笺尾又附一诗云:‘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此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本文作者:历史重组(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