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墙有耳”的来历野史趣闻
2018-11-09 15:06:07

“隔墙有耳”一词出自《管子•君臣下》:“古者有二言:‘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后以「隔墙有耳」谓墙外有人偷听,秘密泄漏。 现代人常常用这个成语告诫人们说话谨言慎行,不要说三道四,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俗话说“事以密成,语以泄败”,多少事坏在说话不注意上。尽管我们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机密,但说话注意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还是没害处的。
巧的是,英语中也有“walls have ears”(墙壁长耳)。
据载,“walls have ears”首见于希腊。传说古希腊国王Dionysius(狄奥尼西奥斯,统治着西西里最富庶的城市Syracuse)实施独裁,其手中至宝 ——耳状岩洞,可以连通整个皇宫。凭借“耳朵”岩洞,皇宫里便没有秘密,所有言语全在狄奥尼西奥斯的监听范围之内。
也有说法认为,“walls have ears”始于巴黎卢浮宫。卢浮宫原为法国王宫,据说其墙壁中安装有神秘的传声管道,可供偷听使用。王后凯瑟琳摄政时期,就是靠这种“有耳”的墙壁来偷听可疑大臣的言谈的。
大约在17世纪20年代,“walls have ears”正式进入英语词汇,用以比喻秘密也会泄露,或是告诫人们说话留心,免得被偷听。
本文作者:平湖泛舟111(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