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汉三个帮,杨虎城最大的帮手是谁?野史趣闻

2018-11-08 19:36:48

关中渭北一带蒲城县,自古民风剽悍,早在清初吴三桂追击李自成时就在蒲城吃过瘪。到了近代清末年初,蒲城更是英雄辈出,有中山先生称为“西北巨柱”的井勿幕,有号称陕北王的井岳秀,有拥兵20万的国民二军军长岳维峻,还有陕西靖国军的司令郭坚。论名气最大的当属后来的陕府主席杨虎城,而杨虎城的生命中的贵人就是人称“李大烟杆”的革命先驱李子高。

杨虎城其父是个木匠,因伯父参加反清组织哥老会,导致伯父和父亲先后被杀。杨虎城先是组织穷人互帮互助的组织“中秋会”后来才加入了哥老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杨虎城在蒲城带着“中秋会”加入秦陇复汉军向字营,光复蒲城。辛亥成功,杨虎城退伍还乡,杀死地方恶绅李桢,遭到地方实力派郭坚和岳维峻寻仇。无奈躲到孙镇饭店里面,结识了本地颇有民望的李子高,因此人经常旱烟袋不离手,人称“李大烟杆”。

当时李子高是本地民团的团总。当时杨虎城杀了李桢,在蒲城地面上名头甚响。李子高撮合孙镇区长委任杨虎城为东乡民团总团长,李子高甘当副手。东乡青年慕名来投,不到一个月的团丁百余人。而后杨虎城带领民团四处剿匪,地方治安大治。

1915年袁世凯称帝后,陕西地方实力派高峻在白水首举护国军旗帜通电讨袁,杨虎城率东乡民团积极响应,与北洋军大战同州,连续攻占大荔、朝邑、韩城、宜川、郃阳、澄城、白水各县。杨虎城民团不断壮大,杨虎城被东路讨袁军司令王飞虎委任为前敌总指挥。护国运动胜利,陕西各路护国军改编。东路讨袁军改编为陕西陆军第3混成团,东乡民团则被改编为该团所属第1营,杨虎城担任营长,李子高任1连连长。

护法运动开始,井勿幕在三原县成立靖国军,杨虎城参加靖国军,改称靖国军第5游击支队,杨虎城任支队司令,李子高任1连连长。李子高鏖战八个昼夜,界坊大捷。杨虎城第5游击支队改编为第3路第1支队,杨虎城为支队长,李子高担任1营营长。

1918年11月,北洋政府发起“八省援陕”的动员令,靖国军大败,第1、2两路接受奉军改编,第6路投靠云南靖国军,第3、4、7三路受冯玉祥改编,第5路接受镇嵩军改编。第3路第1支队的杨虎城坚决反对改编,毅然率部脱离第3路,攻占扶风等县得以立足。依然高举靖国军旗号,部扩编为五个营又两个直属连,拥兵3000余人,杨仍任第3路第1支队司令,李子高担任1营营长。

1922年3月,杨虎城请于右任出山在武功宣布重新成立陕西靖国军总司令行营,杨虎城为第3路司令,将部队整编为四个团,李子高担任第3路副司令。北洋军阀反扑,靖国军在此瓦解,杨虎城为了能够保住部队实力,在率部抵达陕北接受陕北镇守使井岳秀收编。为了避免树大招风,杨虎城暂时离开部队,靖国军第3路被缩编为陕北镇守使署暂编第2团,李子高为团长。

1924年10月,冯玉祥联合胡景翼、孙岳在北京发动政变,总统曹锟下台,废帝溥仪出宫。陕北的镇守使井岳秀响应冯玉祥,被部众推举为陕被国民军总司令。杨虎城再度出山,被井岳秀委任为陕北国民军前敌总指挥,将暂编第2团编为第2支队,李子高挂名为支队长。1925年8月29日,北洋政府任孙岳为陕西督办,杨虎城率领第2支队正式接受国民三军改编,被授予第3师的番号,杨虎城担任师长,李子高任第五旅旅长。

1926年国民二军、三军在河南战败,镇嵩军首领刘镇华重新率部入陕。逼j近西安守将、杨虎城率第3师主力和第10师师长李云龙坚守西安城。李子高带领第3师一部驻守三原县。冯玉祥率军解围西安,升任第2集团军总司令。杨虎城的陕军第3师接受冯玉祥委派,被扩编为第2集团军第10路军,杨虎城任军长,李子高任副军长

第10军改编完毕后杨虎城率主力北伐,留副军长李子高率部留守后方。在前线冯玉祥四处打压杨虎城,冯玉祥留陕的大将宋哲元又四处剿灭陕军,杨虎城无奈以离开部队的方式,促成第10军接受中央军第1集团军改编。1928年9月,第10军在山东单县缩编为暂编第21师。杨虎城任师长,副师长还是留给李子高。

1929年5月,冯玉祥联结李宗仁等人反蒋,老蒋将杨虎城暂编第21师改番号为新编新编第14师。改番号后的新14师拥兵14000余人,杨虎城部奇袭驻马店促使反蒋的唐生智迅速覆没,老蒋将新14师扩编为第7军,下辖八个旅,杨虎城担任第7军军长,副军长依然留给李子高。

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后,第7军龙门立功,老蒋令要杨虎城回陕,杨虎城在占领西安后将第7军扩编为17路军,所部扩编为三个师,增设3个警备率,5个直属团,三个直属营,拥兵六万余众,雄镇西北。

从张虎成、李子高认识之日起,李子高一直是杨虎城的副手。大战之时,两人并肩作战,发展之时,杨虎城带领主力开疆拓土,李子高带部队坚守大本营。李子高在杨虎城陕军里面地位仅次于杨虎成,可以说如果李子高不病逝,那么西安事变后的17路军也不至于立即分化,最总导致杨虎城无所倚仗被杀。

本文作者:睁眼看西安(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