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悲剧的宋朝皇帝,死后头颅被制成酒器野史趣闻

2018-11-07 18:01:07

宋理宗(1205年1月26日-1264年11月16日)宋理宗是南宋第五代皇帝。在位40年,是在位时刻最长的宋代皇帝。

宋理宗本不是皇子,而仅仅南宋皇室的一个亲戚,他是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原名赵与莒,曾被立为宋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后又被立为宋宁宗养子,赐名昀。他的上一任宋宁宗身后宰相史弥远矫诏废太子赵竑,立贵诚,即为宋理宗。他在位时刻是从1224年到1264年。 宋理宗早年同娶谢道清(南宋女政治家)和贾涉之女,因贾小姐容貌倾城而专宠贾氏。

后因杨太后和大臣的缘故立谢道清为谢皇后,掌管中宫。后贾氏因病逝,又独宠于阎贵妃。终身无子。 宋理宗继位的前十年,仅仅权相史弥远傀儡,自个不问政事,一直到1233年史身后宋理宗才开始亲政,亲政之初立志中兴,采取了免除史党、亲擢台谏、澄清吏治、整顿财务等等变革办法,史称“端平更化”。 端平更化使理学变成官方哲学,并革除了史弥远期间的许多坏处,但其它变革办法或失利或流于外表,未能成功。执政后期,朝政相继落入丁大全、贾似道等奸相之手,国势急衰。1234年南宋联蒙古国灭金。

D1259年,蒙古攻鄂州,宰相贾似道以宋理宗名义向蒙古称臣,并将长江以北的土地彻底割让。1264年理宗病逝,身后葬于会稽邻近的永穆陵。 但是,在他身后不过十五年,其坟墓以及南宋别的几位帝王和后妃的坟墓,被一个名叫杨琏真珈的元朝和尚盗掘。

理宗尸身因被水银浸泡,还未腐朽,杨琏真珈便将其尸身从坟墓中脱出,倒悬于陵前树林中以沥取水银。随后将宋理宗头颅割下,送交元大都朝廷,其躯干则被焚毁。宋理宗的头颅直到朱元璋灭元后,才在元大都的皇宫中被找到。朱元璋随即命人将宋理宗颅骨从头安葬于宋陵遗址,并对被破坏的坟墓进行了修正。 杨琏真珈是谁?他为何要这么对待死去的皇帝宋理宗呢?

乃吐蕃高僧八思巴的弟子,见宠于忽必烈,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任江南总摄。史载杨琏真珈长于盗墓,曾盗掘南宋诸帝诸后卿相陵园达一百余座,把盗来的陪葬品用作为建筑寺庙的资金。其间在盗掘南宋六陵时,见宋理宗尸身保留无缺,将尸身倒挂在树上三天,结果流出水银,又以理宗头盖骨奉给帝师为饮器。

这即是民间所说的骷髅碗。 他盗取理宗墓,当然是为了财。理宗在位多年,身后随葬财宝格外多,在撬开他的棺材时,有一股白色的气体冒散出来。理宗的尸身保留无缺,栩栩如生,珠光宝气旋绕其身。棺底衬托织棉,尸身用金丝网罩包盖着。暴徒将棺中宝藏尽数取走后,又把理宗的尸身倒悬,撬出含在口里的夜明珠和沥取注入腹中的水银。 那杨琏真珈为何又将理宗的头割下,做成饮器呢? 杨琏真珈还将布散于坟场理宗的骨殖搜集于临安故宫中,上筑高十三丈的白塔压之,名曰“镇本”,取压制江南人民之意。

南宁杂事诗有云:“故宫忽见旧冬青,一塔如山塞涕零。领访鱼影香骨案,更从何处哭帝陵。”后来,此塔已在元朝时毁于雷火,“火燃三日而止”。 据记载,杨琏真珈在发掘出宋理宗的头骨后,将它做成了“饮器”,有记载说是将头骨当做了一种施咒操控、毒害别人或是攫取金钱的厌胜之物,也即是所谓的法器。其时元朝的江山初定,如能用大宋皇帝的头骨“镇”住江山,岂不是一个旷世绝技吗?

这一做法历史上早有先例。最初西域有大月氏,其国王被人弑杀后,头颅就被做成饮器。因而,清代文人王居琼的《穆陵行》中才有“不幸持比月氏王,宁饲鸟鸢及狐兔”的诗句。

本文作者:戏说文化(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