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水围纪实之五——雍亲王的过错野史趣闻

2018-11-07 17:06:09

雍亲王,即 爱新觉罗·胤禛,康熙第四子,后来的雍正皇帝。在白洋淀水围历史上很少提到他,原因是他在位的十三年里勤于国政,确实鲜有出巡的记录。但是,雍亲王在作为皇子期间,却几乎每年都要随扈康熙皇帝到赵北口举行水围,在《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里就收录有三十余篇水围诗词。

一、 参与水围

清政府实行水围政策具有多重的目的和意义,除了所谓的“行饬武备”之外,还包括巡视河工、保障京畿稳定、促进满汉融合以及考察皇子等多重作用。因此,皇帝出巡水围,大部分皇子和贝勒都要随行。

水围对皇子的考察主要有两项内容,一是通过射猎考验皇子们的战斗能力,二是通过吟诗考察皇子们的文学才能。雍亲王在诗词、书法方面都有很深造诣,通过两首水围诗词便不难发现。

扈从水围观猎

河冰初泮候,凫雁集春湾。

号令明搜猎,威仪肃圣颜。

禽从星箭落,恩自御舟颁。

围罢皇情豫,欢腾鹓鹭班。

春日随驾舟次

新柳绿丝柔,依依拂御舟。

悠扬牛背笛,欸乃水边讴。

翠羽飞桑扈,娇音啭栗留。

春晴天气好,欢喜奉宸游。

二、 水围不忘查民情

雍正是一个有抱负的皇帝,在其做皇子时便经常深入民间考察百姓的生产生活状况,为将来的治国理政积累了真实而丰富的实践经验。皇子胤禛在随扈康熙水围期间也是如是,他经常驻足岸边,观看渔民捕鱼;走入田间地头观察农民耕种。在雍正的《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里和雍正年间所绘的《耕织图》里都真实的记录了这些场景。

渔翁

渔翁独钓曲江湾,春雨秋风总是闲。

满眼儿孙长绕膝,卖鱼沽酒醉苍颜。

晚泊

傍柳泊湖船,停桡薄暮天。

远村烟树里,归雁水云边。

钓叟垂香饵,樵童曳纸鸢。

江乡民物美,风景更熙然。

三、治水

雍正在位的十三年间最大的成绩和最大的过失都是治水。据清代的《水利营田图说》记载,仅雍正三年,白洋淀周边各县就营田七百一十四顷。这项政策一方面增加了老百姓的种植收入,保障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另一方面,也因为大面积的填湖造田,使得东西两淀水域大面积萎缩,从而致使了很多淀泊的消失。问题还不仅如此,因为淀泊萎缩造成东西淀容水能力的降低,每到夏秋雨季就会时常泛滥。其中影响最为严重的就是文安洼,到清嘉庆以后,民间便有了“涝了文安洼,十年不回家”的民谣。

皇父勘河省不获奉侍瞻恋惭悚交迫于怀敬成一律

河槽筹国计,疏导恤民生。

俯允廷臣请,亲劳圣主行。

未能随法驾,何以效愚情。

定省无由达,中宵愧悚并

扈跸阅河

圣主民依切,金堤玉辇临。

平成齐禹烈,底定慰尧心。

屡庆禾盈陇,勤栽柳结阴。

翕河今有颂,鼓枻入歌吟。

作者:淀上风荷/编辑:白洋散人

本文作者:白洋散人(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