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勤政第一皇帝爱新觉罗·胤禛野史趣闻

2018-11-07 17:04:13

古今勤政第一皇帝爱新觉罗·胤禛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称皇帝始,到1912年最后一个封建皇帝宣布退位止,经历了2132年。 封建王朝皇帝总数494人。在这494为皇帝中,若论雄才大罗首推秦皇汉武,其次当为唐宗明祖,当然这里面朱元璋只论其历史功绩,不论其人品。但是若论勤政王朝,首推满清,清12帝除了同治皇帝比较一般以外,另外11位皆可谓职业皇帝,而这11位皇帝中勤政第一首推雍正。

雍亲王

雍正皇帝朝服

雍正的一声主要可以概括为:前期忍辱负重,后期一展抱负。

爱新觉罗&胤禛(1678.12.13&1735.10.08),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雍正皇帝戎装

正大光明殿

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特别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同时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他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其第四子弘历。

雍正勤政到什么程度,一年365天只有他自己生日那天才休息一日不处理国家大事,仅仅在数万件奏折中他所写下的批语,就多达1000多万字。在清朝,当皇帝绝对是天下第一不欢喜的活,而到了雍正这里对自己的要求更为严格,这大概是雍正登基的时候已经45岁,已经是人到中年,终其一生在位11年,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可谓争分夺秒实现自己的报复,偌大个中国是画布,雍正忍辱负重,历经艰难,终于有机会可以独立在这块大画布上开展创作,以其超乎常人的毅力做了11年皇帝。现在有的历史电视剧,咱就不说谁拍的谁演得,总之,对于雍正皇帝后宫那点事都是大书特写,对这样一位为了中华民族曾经殚精竭虑做出历史贡献的皇帝极尽揣度实在不是什么善举。

养心殿

雍正作为皇帝每天【5:00 ~ 7:00 】起床梳洗,穿戴整齐后,率领后妃向她们一一请安,以表示对长者的孝道与尊崇。请安完毕,就开始早读。早读内容是前朝历代皇帝的《圣训》和《实录》。所谓《圣训》,是前朝皇帝告诫臣下的诏令、言辞语录,《实录》是历代皇帝统治时期治国的编年大事记。【7:00 ~ 9:30】开始吃早膳,每日用饭菜品名,都由御膳房详细记录,由内务府大臣划定,月成一册,称“膳底档”。但皇帝皇后的口味喜好是宫中大忌,绝不能问,更不能写。御膳每每几十上百种菜肴摆开,更多是为了安全考虑,让人即便从日积月累的资料中,也难以分析出皇帝皇后的饮食偏好。御膳上齐,皇帝入座,侍膳的太监盯准了皇帝眼色,皇上看哪一道菜,就赶紧挪到皇上跟前,再用羹匙舀到皇上面前的布菜碟里。要是皇帝说不错,就再舀一次,然后立刻撤菜,绝不能舀第三次。这是清室家法,要皇帝小心谨慎,不可贪食,免遭毒害。如果没有旨意,任何人不得和皇帝一起用膳。【9:30 ~ 11:00】上朝理政,处理公务,听政、理政,皇帝用膳后开始办公,主要在乾清门御门听政、养心殿理政。每星期通常上朝听政两三次,在乾清门接见各中央部门主管,接受他们的奏摺,听取工作汇报。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都勤于理政,朱批谕旨不用别人代笔,常常批阅奏折到深夜。奏折是一种密奏文书,始于康熙皇帝,为了掌握第一手基层政情,可以由原奏人直达皇帝,不必经过层层官僚关卡。经皇帝亲笔批示的朱批奏折,具有法律和行政效用。朱批内容可能是严肃的政治指令,更多时候是简单的知道了;欣慰览;欣悦览。皇帝面前,写奏折的人怎么称呼自己,满汉有别:自称奴才的必是旗人大臣,汉人官吏只能称臣。 在养心殿中的勤政亲贤殿批了一上午奏折,还有一批中低级别的官员等着他的接见。清代规定四品以下、七品以上官员,以及部分八品以下乃至不入流官员的任用、提拔、调动和处分,都由皇帝亲见,对官员做面对面的考察。官员的背景履历等等,早由相关部门调查整理,写成引见文书,皇帝引见时一面阅读这些人事资料,一面交谈,形成判断,做出决定。官员见完,已是下午近两点,该传晚膳了。【11:00 ~ 14:30】午休、晚膳,【14:30 ~ 17:00】继续办公,【17:00 ~ 21:00】祭拜神灵,晚上七点到九点,皇帝要祭拜神灵。顺治皇帝订立了早、晚祭神的制度。早晨祭释迦牟尼、关圣帝神位,晚上祭蒙古神、满族爱新觉罗氏的创始女神等神位。清宫中有专门供祭拜神灵的场所四十馀座,分佈于宫中各处。就寝。

戏楼

本文作者:逍遥津下窥吴侯(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