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古代阅兵,唐朝阵势大、明代最花哨、清朝像一场秀野史趣闻

国庆大阅兵
又到国庆节了,每到过“十一”,小编都会想起一件大事,那就是“大阅兵”!想想那阵势,真是满腔的民族自豪感,壮我国威,印象深刻!谈古论今,古代的阅兵又是如何进行的呢?

古代阅兵
各个朝代的阅兵,从规模、形式、组织上各个方面,那都是非常具有将就的。阅兵是作为展示国威、军威的一种方式,古代的政治家那可是非常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在我们的国家有着很长的历史和传统,今天就来聊一聊古代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几次大阅兵。

武王伐纣
早在3000多年前,周武王为了试探伐纣的时机是否成熟,就在孟津举办了一场大规模的阅兵,没有想到前来参加的诸侯大约有800多家,周武王就带着大家进行了操练仪式,这也是“武王伐纣”前的预演。据说当时是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可把周武王高兴坏了,也是成功的推翻了残暴的纣王的统治。后来秦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更加重视军事训练和演练。虽然目前没有留下文献资料,但是秦兵马俑就是最好的佐证,所以现在到西安旅游,一定要去看看,你会不由的感叹,这“世界第八大奇迹”,也就可以想象当时秦朝强悍的军事力量!

唐朝阅兵
古代最大规模的阅兵发生在唐朝唐玄宗时期,当时参加的兵力达到20多万,李隆基举行这次阅兵,除了向外界展示唐朝强大的军事实力之外,更重要的是震慑朝廷内外潜在的政治对手,树立自己的威信。其实这里面是有故事的,在公元712年,唐睿宗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继位以后就发动了“先天政变”,处理了太平公主,剪除了太平公主的党羽,结束了唐朝长期混乱不堪的局面,使政局趋向稳定。为了进一步的稳住朝局,公元712年,李隆基就调动人马,在骊山脚下举办了阅兵。这是古代最大规模的阅兵,据记载是旌旗连云,稍后五十余里。头一次举办这么大规模的阅兵,这也是没有经验,就稀里糊涂的开始了阅兵仪式,李隆基一看场面,那真是军容不整不说,军纪更是乱的一塌糊涂,阅兵就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李隆基很是生气,直接处理了当时的指挥官,一个被杀头,一个被流放。

朱棣阅兵
唐朝的这次阅兵虽然是人数众多,组织上确实是不成功的,但明朝朱棣皇帝却有过一次震惊世界的大阅兵。永乐十九年三月,正在浏览我大好河山和富裕、繁华的二十多的,人数达到600多人的各国使节,接到了朱棣大规模狩猎的邀请,说是狩猎,其实就是在外国人面前秀肌肉。这次狩猎活动在北京的怀柔地区举行,共调集军队十多万人,朱棣精心挑选了明朝最精锐的部队,有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等,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小伙伴们一定对这些军队是耳熟能详了,这些可都是特种兵!绝对的精英!根据史料记载,描写这次阅兵仪式,那可是军容齐整、步调如一、兵甲鲜艳,尤其是明朝的神机营,向各国使节展示了火枪、火龙枪、火龙车、火箭炮等等高科技武器,那可真是让各国使节大开眼界。这次大规模的狩猎活动持续了一个多月,阅兵结束以后,朱棣就在土木堡的行营里接见了各国使节,之前铁木耳的世界见到皇帝是不跪的,这次见到大世面的使节是带头磕头,更是虔诚的送上了当年铁木真南征北战的坐骑,正是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可以说这次阅兵是声势浩大的,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各国使节是见到了明朝的军威之势,也是了解了明朝睦邻友好的政策,也引起了各国非常大的反响,其中中亚、西亚与明朝的友好关系一直持续到明末。

清朝阅兵
如果说明朝的阅兵是最有科技感的,那么清朝的阅兵就像一场时装秀了,在清朝的阅兵式中,乾隆皇帝南院大阅兵是最有名的。公元1739年,乾隆皇帝生穿戎装,亲临南院,检验八旗军。八旗军的将士分别穿着红、黄、蓝、白等本旗阅兵的礼服,那真是号角高扬、军旗旌立,这场面绝对是壮观的,美轮美奂的。清代宫廷画家金奎所著的《八旗阅阵图》,就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场面宏大、威风凛凛的乾隆阅兵图。
古往今来,无论人们的意志形态和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多少差异,但是大家对阅兵仪式的意义的认识是一致的,那就是阅兵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军威和综合实力,最能聚集军心、民心的,阅兵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能感到荣耀,最振奋的神圣时刻!
本文作者:十三号卧铺(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