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空自己!负债率过高拖垮了生活!野史趣闻

2018-11-07 08:06:50

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表示了对房地产市场要求,可能会与房地产开发商希望有很大差别。这次会议要求,“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整治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当看到这则新闻时,内心是沉重的,房子几乎买在高点,但生活中唯一的希望就是祈求房价能够稳住,毕竟身背贷款,压力重重,稳定的房价就如同麻醉剂,一次次的打入身体。生活的压力来源于工作的平凡,自身的平凡,而房贷压力却不平凡,买在高点的人,不奢求房价似虎般上涨,只求能够平稳,能够少给自己一道无形的压力。

企业ZF降杠杆,居民反而高杠杆!

根据苏宁金融研究院最新公布的数据,我国居民杠杆率自1996年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

第一个阶段:由1996年的3%上升到2003年的18%;

第二阶段是2003-2007年,居民杠杆率相对稳定,围绕18%上下波动;

第三阶段是2008年及以后,居民杆杆率快速上升。

从2008年到2016年,杠杆率从18%上升至45%,2017年更达到了48.97%,已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最近发布的一组数据,人均负债率已经到了60%左右。虽然不一定准确,但是至少50%是肯定的了。相信只要身上有房贷,基本上就要吃掉个人一般的收入。60%的杠杆是什么,10元的资产,6元是背着的借款、贷款,还得时时刻刻为那负债付出自己的净资产,实在是太恐怖。

为了支付房贷,生活变得紧张

 胡润发布的一份报告称,截至今年1月1日,大中华区600万资产家庭数量已经达到460万户,比去年增加27.4万,增长率达6.3%。大陆每940人中有1位千万富豪;而北京,每83人中就有1人拥有千万资产。看似腰缠万贯,实则不少人囊中羞涩。

蒋涵是北京城的一个千万富翁,虽然是6000的月薪5000的房贷,但蒋涵一直是帮主羡慕的对象:他们夫妻在北京六环拥有一套三层的别墅。此外,在通州还有一套房子,是用来出租的。

蒋涵介绍,两套房子现在价值1500万,她是标准的千万富翁。刚刚还在父母的帮助下,买了一辆迷你车。不过蒋涵说,虽然身家千万,但是自己没什么现金流。

由于3.17新政,她的二套房子,首付要交八成,后果就是原来准备的钱不够用,还借了50万元;房贷80万元,车贷15万元。这样,她每个月需要还6000元的房贷和3000多元的车贷。

下面又是一个80后的遭遇

我是80后,房贷后两年多生意不好,门市关闭,收入直线下降。现在实在没办法,找个厂在上班,但刚开始试用期,工资低,尽管有时空余时间还在外面兼职挣钱,无奈,远水解不了近渴,挣的钱远远不够还贷。买房,房子装修,早已花光所有积蓄。拆东补西也没办法,因为贷款的原因,征信已经很差,无法再贷,唉!没有人能帮我,已接近崩溃了。有人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穷的都开始向一日三餐开刀,吃着榨菜,吃着泡面,想方设法省下那看似不起眼的钱,做公交,少打车,多走路,少吃零食饮料,旅游也得盘算好久,无形中我们的生活方式又变好了,带来好的身体,把不必要的消费品都抛开了,这不消费指数也跟着下来了,也是在2018年这个夏天“消费降级”这个词突然火了。起因是拼多多依靠拼团优惠的这个营销策略抓住了低消费市场,而归根到底还是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居民储蓄存款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内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只有8.5%,不仅远远低于预期,而且创下自2003年5月以来的15年最低。我们奇迹般的创造了 历史,相信内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只有8.5%,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存在于我相似经历的人,背上了负债就再也潇洒不起来了,连买点日常用品都不知道挑哪个,生活的不景气反倒拖累了消费指数的增长,拖累了国家经济的增长。

中美贸易战下,国家出口受阻,面对巨大的关税限制和贸易制裁,中国开始寻找在内需上的机会,此时,如何提振消费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回顾过去几十年历经的1998年和2009年两轮扩大内需,前者通过住房制度改革成功释放了城镇居民的消费潜力;后者将重心向农村倾斜,通过家电、汽车下乡,提高农民补贴和设立新农保等一篮子举措拉动农村消费增速快速回升,前面两者时期,中国在消费力上其实很充足,毕竟大家都是爱存款的好孩纸,所以创造了出了空前内需盛世。

当下欲提振内需,同样得从提高消费意愿和提升消费能力两个方面发力。

现如今,房地产行业由于房价过高对经济影响越来越显负面,中低端制造业在中国也呈现饱和态势,背负巨额债务的人难以出现前几次那样潇洒的消费现状,很大一部分的消费能力已经被拖垮。要再想提高消费意愿和提升消费能力,国家单靠什么口号政策是不行了,内需内需,来源于需求,基本的需求早已满足,高端的需求消费不起,也不是大多数能消费的,而且消费指数早已开始低速增长,又何谈提高内需,即使提高也是冰山一角,出口、消费、投资都是那么的不尽人意,又是那么的千丝万缕,冥冥中注定,一荣俱荣。

高房价引发的心理疾病叫“房怒”好了

相信在大家身边,总有那么多因为房价单边上涨引起的精神呆滞的人,可能算不上疾病,称之为疾病也只是调侃,但是在心理上的伤害确是实实在在。他们就像祥林嫂一般

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接着说。“我单知道国家在调控房地产,房价会跌很久;我不知道房价的春天也会有。我一清早起来就开了门,打开手机看起了新闻,看到了房地产涨了。我知道国家还在调控,房地产涨不了的,于是出门关掉了手机;我就没理睬房价的上涨,一天天住在我的出租房,过着还小钱的日子。过了几个月,再次打开手机软件去看,哎,不对劲,怎么涨了这么多,是不是假消息;各处去一问,果然涨了。我急了,继续看到了国家政策,还要坚决调控。那就放心了,安心的放下手机,不再理睬这房市,继续那安逸的生活。又不知过了几月,满城皆是房价暴涨的消息,打探许久,呆住了,房价依旧单边上涨。接着开始呜咽,说不出成句的话来,于是乎重复出第一句话,我真傻,真的,房价这么低的时候我想买,现在又买不起了,真傻,真的.........

也是被单边上涨的房市折磨偷的人,和买了房背贷款显得更凄惨,可能因为这次的上涨,现在连首付都付不起了,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迎来自己的第一套房。

房价影响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买了房没贷款,却嫌买的不够多,早知道背贷款;有的买了房有贷款,却又嫌利息高;有的没买房,却后悔没买;而有的还在10年前一样,保持唱空的调子;

希望大家开着杠杆,能够安然度过难关。

本文作者:一只羊乜(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