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王”阎锡山,分析了山西商人之后,得出结论,说了12个字野史趣闻
“山西王”阎锡山,分析了山西商人之后,得出结论,说了12个字
人们说到民国时期的山西,最想想到的是晋商文化。不得不说,当时的山西商人,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在全国各地,也是有响当当的名气。说到山西,不得不说的一个人,便是“山西王”阎锡山。他统治山西好多年,在他的治理下,山西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作为山西的领导人,改革社会,整治村范,是应尽的义务。在他上任之前,就分析了山西商人的规模和模式,因为有以前的经验,他分析起地方经济来,毫不含糊,之后,他得出了结论,说了12个字:“整理村范,非藉商人之力不可”。

为何他会有如此结论呢?不光是凭借晋商文化的名气,和山西商人的能力。而是他把商人作为改革的中坚力量,此力量不容小觑。清朝的振兴工商的政策,让山西的商人,抓住了机会,商人之间的活动和经济来往,得到了支持。有了后盾,他们的地位就越来越高。乘机他们发挥自己聪明的头脑,开发了很多商业链,像票号、钱庄、零售业等。越来越壮大的山西商人团队,成为社会力量,所以,阎锡山的整治,离不开他们的支持。

而且山西商人还有一个优点,也是阎锡山最看中的,就是晋商人的一种团结。在全国范围内,残酷的商业竞争,让很多商人,喘不过气来。拥有雄厚资金的山西商人,在外他们拧成一股,团结对外。建立了很多的商会,在外,他们互相帮助,不给外商机会,同舟共济,一起维护着山西的经济链。阎锡山认为,山西商人,有这等觉悟,是山西的福气。而他作为政府领导人,有这些聪明人的帮衬,自然水到渠成。

阎锡山为何能够认定,不可一世的山西商人,会跟他合作,跟政府合作呢?因为他看透了晋商文化,山西商人能够发展壮大,就是因为有政府的支持。阎锡山说,山西的商人,上通官厅,下与百姓接触。所以,对他的改革大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整理村范,必须有山西商人的扶持,而且是非他们不可。
本文作者:青史一卷(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