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清宫“庆妃”,一个抚养大清皇帝,一个却孤独终老!野史趣闻
同而为人,为什么有的人就能顺风顺水,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想要的一切,而有的人却费尽心机,拼尽全力,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命运为何如此不公平?
这不禁令人想到清朝的两个妃子,论出身,她们都差不多;论样貌,都堪称绝色;论得宠,她们都深得皇帝的宠爱;论生育子嗣,她们都一生未育。甚至于她们还拥有着相同的封号,可她们最终的结局却截然不同,一个抚养了大清的皇帝,获封皇贵妃。一个20岁守寡,孤苦无依,在深宫中孤独终老。

乾隆初年,有一位角色美人被江南官员送进了皇宫,她出身于江南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家里,没有什么身家背景,但她天生丽质,不仅人长得美,还能唱会跳,举手投足之间尽显江南女子的温婉柔情。一向都对江南女子感兴趣乾隆皇帝见到她之后,对其一见钟情,当即就将她留在了宫里,封为陆常在,在之后的十年间(乾隆十三年至乾隆二十四年),陆常在的人生就开了挂,晋封之路异常的顺利,竟从一个小小的陆常在晋升到了“庆妃”。十年后(乾隆三十三年),她依然很得宠,还被乾隆晋为庆贵妃。

能够盛宠不衰二十余年,对于像庆妃这样出身的妃嫔来讲非常的不容易。首先她是汉人女子,一没家世,二没背景;其次,她始终没能生下一儿半女。按理说,她是没什么竞争力的,可是,她却凭借着自己的实力逆袭了,将一手烂牌漂亮的甩出,成为了后宫最励志的存在。
对于庆妃来讲,她虽然没有显赫的家世和良好的出身,但是她有姿色,有取悦于皇帝的本事,所以,她一直盛宠不衰。另外,她虽然没有子嗣,但是她善于结交人脉,她与乾隆的另一个宠妃令妃结下了深厚的姐妹情谊,当令妃生下十五阿哥永琰后,出于对庆妃的信任,乾隆和令妃将永琰交给了庆妃抚养。在永琰的陪伴下,庆妃走完了自己生命中最后的岁月,于乾隆三十九年七月病逝,终年51岁。值得庆幸的是,后来永琰登基为嘉庆帝,念及庆妃的养育之恩,追封庆妃为庆恭皇贵妃。

无独有偶,八十年后,大清的后宫又出现了一位与庆妃拥有相同封号的妃子,她就是咸丰皇帝的妃子张氏。张氏的身份也很低微,她出身汉军旗人,大家都知道,汉军旗中,汉人占绝大多数,通过张氏的姓氏也可以判断出,她是汉人之女。
因为身份低微,所以张氏入宫时被选入长春宫做宫女,但是,由于她容貌出众,姿色不凡,被咸丰帝发现后,立刻宠幸了她,并封她为庆贵人。后来,她还被送入了圆明园,成为咸丰帝在圆明园的“四春娘娘”之一。
虽然张氏当时很得宠,但好景不长,仅过了两年咸丰帝就驾崩了,紧接着咸丰帝唯一的儿子载淳登基为同治帝,但同治帝当时只有6岁,无法理政,由他的生母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独揽大权。
慈禧太后当时的心思都放在前朝政事上,无暇顾及曾经跟她争过宠的那些妃嫔们,由于她们都没有子嗣,对慈禧也构不成什么威胁,所以慈禧也没将她们放在眼里,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不落人口舌,慈禧便按照清宫的规矩,尊封了这些妃嫔,其中张氏被尊为皇考庆嫔,之后又晋为庆妃。
从那以后,20岁的庆妃就开始了守寡的日子,在寂寞深宫之中一过就是二十多年,直到光绪十一年庆妃张氏郁郁而终,年仅45岁。

看完这两位“庆妃”的故事,不知大家作何感想。虽然他们拥有相同的封号,相似的出身,都是宠妃,甚至都没有孩子,但是,命运之手却牵引她们走向了不同的人生,一个盛宠二十余年,还抚养了大清的皇帝,最后赢得身前身后名。一个却只被宠爱了2年,21岁就守寡,最后在深宫中孤独终老,无人问津。
你们怎么看待这两位“庆妃”?
本文作者:涔涔影视(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