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和咱高新区的历史渊源,得从这一湖一山说起!野史趣闻


说起西施
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的
她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合称中国古代四大美人
西施和咱们苏州更是颇有渊源
↓↓↓
当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身为越国人的西施与郑旦一起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乱吴宫,以霸越。

越王勾践
西施与苏州的故事有很多
其中就有涉及到苏州高新区的
这得从高新区的一湖一山说起
下面请听小新为你细细道来
这湖,指的是游湖

这个“游湖”可不是一个动词,游湖是太湖中风光最绮丽、泛舟最安全的的水域。清•顾震涛《太湖备考》界定游湖的范围为:南自西迹嘴起,越铜坑,沿安山、幽里山,北抵新桥,折向西,沿游城山、长山一带滩岸,至三洋、峧嘴为一大兜。湖口在峧嘴、西迹之间。游湖湖口不宽,假如把这个湖口一堵,游湖就是个内湖了。

地理地形决定了游湖基本上是风平浪静的,清•曾莱庭《湖程纪略》就这么认为:“游湖在铜坑北,西迹、峧嘴列于外,安山、游湖锁于内,为澳最深,太湖风浪至是而力衰,故舟行无险,而西华一带咸资其灌溉,为有利而无害云。”

想来正是这个缘故,游湖是当年吴王夫差和美人西施跑得最勤、来得最多的地方。这是有史料可查的,《洞庭实录》肯定地说:“吴王曾于此游玩,故名。”志载史录,白纸黑字,让我们毋庸置疑,游湖,就是因为吴王与西施常来这儿游玩而得名的。
常来玩也没什么特别的
但这里还称得上是西施和夫差的定情之地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故事是这样的↓↓↓

西施到了吴国,很少笑。一天,一艘龙舟又驶入了游湖。吴王与西施并肩伫立船头,观赏两岸风光。
吴王夫差
爱妃,风景如画,春光明媚,你的美貌胜过风景,可是,为什么春光不能爬到你的脸上呢?
西施
大王啊,我心里不踏实,那怕为了讨你欢喜,勉强笑笑,也是一种尴尬的笑,你愿意看我那么笑吗?
吴王夫差
我要看你发自内心的笑。爱妃,你心里有什么解不开的事,你告诉我,我替你排解。
西施
其实我不说,大王也能猜到。有人总是怀疑我要让你变成一个荒淫的大王,他们哪里知道,最怕你荒淫的是我!万一大王溺于荒淫,吴国难道没有足够的美女供你广选嫔妃么?到那时,还能指望你专宠我一人么?我是个女人,我首先要防止的就是你发生那样的变化啊!我这心思,可以对天发誓,为什么有的人一直不肯相信我呢?怎样才能让我不再蒙受这样的冤屈呢?
吴王夫差
我可以下道命令,谁这么冤枉你,我就处死谁。可是,我没办法消除一些人对你的腹诽。
西施
别人冤屈我,也就罢了,真正叫我担忧的,是大王你。
吴王夫差
我也要叫屈了,我从来不曾怀疑过你呀!
西施
现在大王你十分强大,信心十足,你还不可能生疑,假如有一天你走了下坡路,会不会怪罪我,把我看做祸水呢?
吴王夫差
成也是我,败也是我,跟别人都没关系,何况是你。平民男儿怪老婆,已经很没出息了,何况我堂堂一国之主!爱妃,你只管放一百二十四个心!

西施听了,嫣然一笑。西施入吴以来,最灿烂的笑留在了游湖的绿漪间。

吴王和西施在游湖的这场对话,可以视为两人关系的转折点。西施游湖一笑,说明她从这一刻起,真正爱上了吴王夫差。从这个意义上说,游湖成全了春秋时期一段千古传扬、纵横捭阖的姻缘。有位佚名古人,写了一首《游湖》诗,说的就是此事:
水嬉张处六龙翔,想见西施舞袖扬。
香艳消磨朝市改,乐游一曲不沧桑。


现在,以游湖为中心的苏州太湖湿地公园已建成开放,游客在湿地公园游览时,不妨说说这个浪漫故事吧~~
这山,指的是鸡笼山
鸡笼山顶有3个大土墩,结构比较特殊,其主要特征是:在山体基岩上,用石块平行垒砌两壁,从底部往上逐步内收,上用大石板盖顶,然而在石室顶上及四周覆盖黄土,石室一端为喇叭口,另一端用石块封堵。整个石室呈巷道式,底宽上窄。

石室土墩是西周至春秋时期广泛分布于太湖周围的一种特殊文化遗存,迄今为止,苏州近郊已发现石室土墩的山岭,除了鸡笼山,还有七子山、上方山、五峰山等。石室土墩又称为烽燧墩、藏军洞、炮墩,都与军事用途相关联。但也有专家持祭天说、墓葬说、居住说的。民间有“北筑长城南筑墩”之说,比较倾向于军事用途。

(已出土的鸡笼山春秋时期石室土墩文物)
吴王夫差前期,对越国保持着高度警惕,在城外山上普筑烽燧墩、藏军洞,洞不大,藏三、四个兵,储一、二个月油粮,还是绰绰有余的,这些兵卒天天登上山顶了望,一旦发现敌情,就燃起烽火,让城里可及早做好御敌准备。

后来
越王用美人计
把西施送到了夫差身边
西施由吴王陪着到处游玩

有一天,夫差陪西施在阳山一带玩,夫差一时想起,要在阳山顶上也筑几个石室土墩,而且要筑得大大的,藏许多的兵,万一将来勾践死灰复燃,率军打到姑苏城下,这儿的伏兵杀出来,可叫勾践腹背受敌,一败涂地。西施见吴王如此心思,不免为越王动了恻隐之心,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西施
现在越国已经归顺吴国了,大王你想的还是打打杀杀的,你叫我这个越国来的人心里好受么?
吴王夫差
好好好,不筑了,不筑了。
西施
你的话已经出口了,所以,依我看来,筑还是要筑的,在这座小山上筑几个吧,免得人家认为你的话可以不算数,坏了大王的威信。
夫差对西施百依百顺,真的下令在鸡笼山筑了3个石室土墩。

鸡笼山石室土墩一筑,吴国军民都把这种军事设施看做闹着玩的了,戒备渐渐松弛,最后干脆废弃了。越国恢复元气后,果然举兵攻吴,打过来的时候,姑苏城外所有石室土墩,没有一个燃起烽火。

因为有这个故事,其它山上的石室土墩都没有名字,只有鸡笼山上的,被人叫做了“西施墩”。
故事中的人和物
早已湮没在历史尘埃之中
然而这些动人的故事
仍然在口口传颂
大家为故事点个zan吧!

本文作者:苏州高新区发布(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