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的议和功劳,让南宋在岳飞死后续命137年,这种说法对吗?野史趣闻
南宋在岳飞死后又续命137年,对此有热衷为秦桧洗白的人称,由此来看议和应该是秦桧的最大功劳,否则主战派岳飞死后,南宋也应该随之灭亡了。
那么,议和真是秦桧的最大功劳吗?
1、秦桧被俘又为何被放回
据《宋史》载,秦桧被俘金国又回归南宋,自称是杀了金国的看守士兵逃回的。对此,后世研究者多持否定态度,先不说一个文人能否在金国都城,杀死强悍的金兵,即使能否成功,秦桧夫妻渡洋过河数千里,能全身而逃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秦桧被俘又为何被放回
对于秦桧安全回来,合理解释只有一个:他被金国主动释放。原因也只有一个:他要为金国代言,在南宋为金国谋求最大利益。其实,《宋史》对秦桧回宋有明确说法:因金国内部争权,主和派完颜宗翰“厌兵欲和”,想在被俘的宋臣中找个代言人。
最终,金国选择了秦桧,完颜宗翰与秦桧达成秘约,释放秦桧夫妻回归南宋。秦桧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上书宋高宗,提出“南自南、北自北”的划江而治策略。
2、秦桧果真有议和首功吗
也许通过《宋史》的上述记载,很多人误认为积弱的南宋要想生存,议和才是唯一的出路,因此秦桧为议和立下了首功。但是,真相并非如此!
通过议和真正为南宋续命的人叫洪皓。洪皓在宋高宗继位第二年,以礼部尚书身份出使金国。这次出使,洪皓真正为南宋续命137年奠定了基础。
据南宋爱国文人谢枋得记载,洪皓被金国扣压后,完颜宗翰敬佩他的为人,待为上宾。有一天他问洪皓:“天下何时能太平?”洪皓说:“息兵养民,可天下太平。”完颜宗翰问:“怎么能做到息兵养民?”

洪皓被称为“南宋的苏武”
洪皓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诵读了《孟子 救燕章》,说:“天下本来就惧怕齐国强大,如今再攻取燕国,土地增加一倍,又不施仁政,等于号召天下人联合起来夺取自己的国家。”(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
洪皓借用战国时期的典故,劝告金国不要相信暴力,要心怀仁义,否则会引火烧身。接着他诵读《孟子》乐天、畏天篇,告诫金国目前虽处于强势,但对待南宋要顺应天理,不要以大欺小。
听完这席话,完颜宗翰决定与南宋议和,最终释放秦桧回国。洪皓则被金国扣押14年,因此后世多称他为“南宋的苏武”。
3、所谓秦桧首功只是沽名钓誉
上述记载,再次说明被少数人所津津乐道的秦桧首功,实际是洪皓的首功(非桧之功,乃忠宣之力也)。南宋之所以能在岳飞死后续命137年,功臣也是洪皓,秦桧不过是沽名钓誉,把洪皓的功劳据为已有而已(攘为己功耳)。
洪皓出使金国,为何能提出议和之说?这实在是迫于南宋的国势,《宋史》中有这样一个记载,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宋高宗首肯议和策略
南宋绍兴七年丞相赵鼎进言:“大家认为中原形势有利可图,可出兵收复失地,良机不可失,否则追悔末及。”宋高宗说:“现在二帝和太后都在金国扣押,如果不议和,金国不可能归还。”参政知事陈与义说:“如果签订和议,自然好过用兵,但是如果万一议和不成,那么用兵就无可避免。”宋高宗说:“对,就是这样打算的。”
这个事说明,南宋上下并不认为议和是坏事。所以洪皓当初在金国的和平提议,是迫于当时南宋的国势,加之金国的军事势力正盛才出此下策。
洪皓和平提议的初衷,与秦桧为了从金国逃命回来,从而向完颜宗翰屈膝投降,并在归国后一味卖国求荣是截然不同的!
4、秦桧要永远跪在岳王庙前
声称“秦桧让南宋在岳飞死后延续137年,议和是他最大的功劳”,背后的潜台词是秦桧有功于南宋,是为秦桧洗白之举。事实证明,所谓秦桧为南宋续命137年,不过是他沽名钓誉,把洪皓的功劳据为已有。

岳飞被莫须有罪名所害死
洪皓的官场生涯,基本与秦桧相伴一生。扣押14年从金国返回后,深知秦桧底细的洪皓,也一直不与秦桧为伍,反对把议和的曲子,唱成投降的调子。为此,秦桧也数次计划除掉洪皓。
不过,因为洪皓在金国的名气太大,赢得了金国君臣上下的一致肯定,以至于南宋的使臣到金国时,金主都要问起洪皓洪忠宣的近况。因此,尽管洪皓因秦桧迫害而免职,但最终仍被起用。
跪在岳王庙前的秦桧能站起来吗?这个问题古人早就替我们回答了,《宋史》说:秦桧任宰相的19年里,大唱投降之歌,“忘仇败伦,忠臣良将尽被锄尽。无耻之徒,尽被召用”,秦桧擅长结党营私,暗探眼线密布,以诬陷忠良为能事。
议和不是投降!秦桧割地、称臣、纳贡,以莫须有之罪害死岳飞,如果要让这种人站起来,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从何谈起?天理昭昭,秦桧死后的谥号,最终被改成了“谬丑”,也再次说明投降派不会有好下场。

秦桧要永远跪在岳王庙前
因为有部分网友认为,秦桧议和有功,让南宋在岳飞死后续命137年……为正视听,特写此文。希望不要以讹传讹,彻底认清秦桧的真面目。
指动济南原创,转载请注明
本文作者:指动济南(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