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封的十八路诸侯王,是哪十八个?其中有被誉为秦国最后的名将野史趣闻
称帝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称帝,做霸主又不会做,就是先凑合着封几个诸侯这种东西,才维持得了局面这样子。我封的诸侯王各个都是人才,打仗都不会,见风使舵倒是贼溜。 ——西楚霸王项羽
好了,免得有人较真,先声明上面纯属附和,虽然是附和,但却真实反映了当时的情况。
巨鹿之战之后,项羽降服了对起义军大杀特杀的秦末名将章邯,鸿门宴又压服了刘邦,携天下威势入主咸阳。进了关中平定天下,项羽自然面临一个问题:仗打完了,接下来干什么?称帝是真的不太可能,一是现实局面,老家还有个名义上的义帝,项羽兴起太快,虽然巨鹿一战带来巨大威望,但各路诸侯还需要时间达成对他的认同;二是心理层面,项羽特羡慕春秋时期的霸主,会盟诸侯威服天下,倍有面子。所以,他就在关中逗留数月,封了十八个诸侯王。
四分秦国,封死刘邦
第一个必然是刘邦,当初义帝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按道理,刘邦就应该为秦王,然而项羽不愿意将整个关中地区让给刘邦,所以就耍了个滑头,说汉中也属于关中,你要”王关中“的话,那就把汉中给你。这就相当于说事先我要给你一百块,但事后做主的换人了,一百块也不给你,告诉你这一块钱也是一百块里的一个,就给你一块吧。汉中毕竟太小,所以外加巴蜀这样秦国流放罪犯的穷乡僻壤,刘邦受封汉中王。后来刘邦建立的王朝,包括我们民族的名称也因此得名。幸亏当时项羽还是给了汉中,要是连汉中都不给,估计我们就是“巴族”或者“蜀族”了。
刘邦只得到了秦国的汉中、巴蜀,那剩余的部分呢?项羽建立了雍、塞、翟三国,分别封给秦国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让他们仨待在汉中旁边,监督刘邦,封死刘邦的出路。
章邯被誉为秦国最后的名将,从公元前209年率领囚徒击破陈胜几十万大军,到公元前206年项羽打响巨鹿之战,他是秦末战争中最风云的人物。章邯先是七战七胜,攻灭陈胜的张楚政权,接着大破齐楚魏,再破齐国田荣,又破齐楚赵魏四国联军,击杀魏王、齐王、赵王,迫使楚王迁都,逼退刘邦、项羽。甚至项羽的叔父项梁,也被章邯击败战死。章邯的兵锋所向,无所不破。风卷残云之中,秦国的几大军团覆灭,只有章邯率领的囚徒军队独自支撑整个帝国。然而巨鹿一战,别将王离被项羽击败,自己也面临咸阳朝廷的猜忌,为求自保只能带着二十万秦军投降了项羽。然而项羽直接坑杀了他的二十万秦军,这一下就成了章邯的转折,因为他的雍国在原秦国地区,秦人却对他没有不愤恨的。秦人的愤恨,或许自己也是锐气尽失,章邯之后几乎就没打过胜仗。被刘邦军暗度陈仓接连击败,最后被围废丘,坚持不下被汉军水淹了城池,落得拔剑自杀的下场。
剩下那俩,司马欣和董翳也是秦军将领,原本是配合章邯作战的,后来一起投降了项羽,也各自被封了一个国家。
功高的不如忠心的
上面讲的是关中地区,原秦国被一分为四。还有一批人,他们来源不同,成色也参差不齐,但有一个共同点是,他们都较早的臣服项羽,并跟随入关进入咸阳。他们分别是英布、张耳、臧荼、田都、吴芮、司马卯,分别受封为九江王、常山王、燕王、齐王、衡山王、殷王。
英布是老朋友了,也是项羽的老部下,多次充当项羽先锋,勇猛无敌。但被封了王,有了自己的地盘,就不一样了,后来项羽攻打田荣,征召英布,英布称病不去,这要放在刘邦那没什么大事,大不了给你增加好处,后来韩信彭越那里又不是没遇到过,但项羽是个耿直boy,自此就与英布有了嫌隙,导致后来英布反叛。当然英布也没有什么好下场,后来成了刘邦的军事三杰,狡兔死走狗烹,于公元前196年被刘邦亲自剿灭了。
张耳是刘邦的老朋友,刘邦年轻的时候因崇拜魏国的信陵君,曾不远万里去投奔自己的偶像,不料到了魏国,信陵君已经挂了,阴差阳错,认识了当时信陵君的门客张耳,那时刘邦才20岁左右,至今已有30年的交情,是真的老朋友了。也因此,张耳这个项羽座下的常山王,后来被人撸了,第一反应不是找项羽帮忙,而是投靠刘邦去了。后来张耳的儿子张敖还娶了刘邦的女儿,成了儿女亲家。
臧荼这厮也和刘邦有关系,项羽封他为燕王,是因为项羽处于绝境的时候,只有他、田都赶来看戏,你没看错,他们看着盟友项羽处于绝对劣势,却只是看戏,但不帮忙归不帮忙,项羽一胜,他们投靠的比谁都快,也就混了个王当当。这臧荼和刘邦有什么关系呢?臧荼有个孙女,叫臧儿,臧儿嫁了一次,感觉不对劲又嫁了一次,生了个女儿叫王娡,王娡也嫁了一次,感觉不对劲也又嫁了一次,生了个儿子叫刘彻。也就是说,臧荼是汉武帝姥姥的爷爷。
剩下那四个王没啥戏份,一边玩去(实在不想写了)。
六国贵族
天下崩坏的时候,我们知道六国旧贵族复辟了。不是我针对谁,这些旧王族,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天下小乱,中下层贵族崛起,天下大乱,不怕死的平民登上历史舞台。这些上层贵族啊,也就只有平平稳稳的社会,才能剥削人民构筑阶级固化的城堡,反过来还要嘲笑你们这些土包子出生的怎么可能有机会。虽然这些六国国王被王族人头收割机章邯收割过一次了,但继承人还是有的。西魏王魏豹、代王赵歇、韩王韩成、胶东王田市、济北王田安,都是六国的旧贵族,出于既得利益,也被封王。但乱世之中,都没有活过楚汉战争的第三年。
十八路诸侯,已经有了十五路,剩下的三路,就是边缘外的势力了,他们虽然在战争中有所功劳,但所具有的影响力都不够大。他们是河南王申阳、临江王共傲、辽东王韩广,基本上没什么存在感,在楚汉战争中也就随着战争的天平摇摆。
十八路诸侯封完了,项羽单独封自己为西楚霸王,绞尽脑汁封了王,就认为可以后顾无忧安心做霸王了,然而屁股还没坐稳,对这个体系不满的胶东王的叔叔田荣,就打响了反对战后体系的第一枪,新的战争,重新开始。
本文作者:鹿鸣轩(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