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杀了不少功臣,却重用善变的他!刘邦:他让我了解称帝有多爽野史趣闻

2018-11-06 16:02:09

古代人都比较重节重义,有时候还会用一句“忠孝两难全”来掩盖自己的不孝行为,毕竟那个时候皇帝是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普天下的百姓也理应优先为皇帝服务,但凡事也有例外,比如咱们最为熟悉的三国时期的吕布、刘备,这吕布是被称为三姓家奴,刘备虽没这称号,但投靠过的人比吕布还多,这种人着实令人不齿,然而在他们之前也有一个多次跳槽之人,这人一生换了多次主人,最终跟着刘邦打了天下,刘邦当了皇帝后杀了不少功臣,却没有杀了这位善变的主,反倒是重用起他来,还称赞他:“他让我了解称帝有多爽。”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刘邦剧照)

关于刘邦登基后开始行鸟尽弓藏的事,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除了萧何之外,还有一人也没被杀,而且在蠢哥看来,这种人应该是最不能留的,毕竟他多次易主,根本就不像是能安心跟着刘邦干的人,结果还被重用了,此人就是叔孙通。

叔孙通这人比起汉初三杰来说名气要小得多,不过对于他这个人,儒生称他为圣人,而有不少人也认为他是个小人,咱们先来看看他做了啥吧!他起初在秦始皇手下当招待博士,那时候秦朝还算强大,始皇死后,他继续跟着秦二世干,这还算好,至此,对于他,咱们还能用“两朝元老”来赞誉,不过他后来做的事就真配不上这名号了。

(叔孙通剧照)

他觉得秦二世并非有高瞻远瞩之辈,于是转投项梁,项梁在定陶战死,他没有跟着主子一同而去,而是转投楚怀王,楚怀王被封“义帝”后,他又投了项羽,当刘邦在彭城一战后,他这才投了刘邦,就这么一个到处跳槽,如此善变之人,值得被信任吗?

在蠢哥看来,这种人即便是在刘邦登基后第一个被杀,一点也不会令人感到意外,因为一旦刘邦失势,他必会再次易主,好在刘邦能力不错,没有让这种尴尬的局面发生,只是为何要保住他的命呢?原因有两点!

原因一:刘邦杀的大多数功臣,都是武将,武将一旦功高盖主,拥兵自重,就会对他的皇位造成威胁,而张良之所以会有被杀的危险,那是因为他是“王佐之才”,不过还好他溜了。而叔孙通呢?他的才能并不足以威胁刘邦的皇权,所以只要他不犯事,能保住小命也在情理之中。

(张良剧照)

原因二:叔孙通提出了一项举措,得到刘邦的赞许。当时刘邦刚登基不久,到了上朝的时候却是他最头疼的时候,因为这帮和他打天下的哥们也都是粗人,根本不懂得何为礼数,他这个皇帝当得就像是个山大王一样,毫无尊贵的感觉。于是叔孙通便为他定制了一套宫廷礼仪,从此之后,无论文臣武将都必须按照制度上朝,这才让刘邦感慨:“他让我了解称帝有多爽。

可不是吗?如果当了皇帝,底下的臣子却像李逵叫宋江那样一口一句“哥哥”,没事就嚷嚷喝酒吃肉,那成何体统?皇帝之所以为皇帝,还是需要一点威严来支撑的,从这点来看,叔孙通算是立了一件大功。不过在蠢哥看来,叔孙通这种频繁易主之人,根本不配称为圣人,而且他曾经讽刺过秦二世,又弃他而去,甚至可以说有点两面三刀了,好在他是个文人,若是个武将,即便定制了礼法,让刘邦感受这当皇帝的快感,估计还是会被刘邦杀,你们怎么看呢?

本文作者:蠢哥哥聊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