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太上皇李渊到底过得怎样?被囚禁达9年野史趣闻
我国历史悠久,上下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存在过众多朝代,一共有着五百位帝王。而这其中最让我们引以为傲的则是大唐帝国了,对唐朝历史有所了解的小伙伴们,或多或少都知道“玄武门事变”。这场事变指的是在公元626年(唐武德九年),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的军事政变。在这场事变中,李世民把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杀死,从而自己成为了太子。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手下的众将士来到李渊面前,对李渊说:“太子与齐王谋杀秦王,其已伏法,请改立秦王为太子。”李渊听完后怔住了,随后,李世民赶到皇宫,在李渊面前大哭。史书记载“世民跪而吮上乳,號慟久之”。虽然后世史书上对李世民颇为赞赏,对他发动的玄武门事变,也认为是事出有因。

但他对李渊的哭诉在后世众人看来,只不过是一场政治表演,因为在仅仅两个月后,李渊就“禅位”给李世民,自己做起了太上皇。随后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称帝,李渊在做了九年的太上皇之后,在公元635年驾鹤西归。按理说皇帝的父亲,也就是太上皇,理论上应该比皇帝生活得更为滋润。再加上在我们的印象中,李世民是一个开明的君主,想必也是一个孝子,所以李渊在后期的生活应该非常尊贵。但真实的情况并不是这样,那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太上皇李渊到底过得怎样?据野史记载,“渊退后,让皇帝的寝宫,初之居太极宫。然太极宫室过狭,渊颇怨”。后来,怕大臣嚼舌根的唐太宗李世民,“使渊徙弘义宫,复名为大安宫”。

但事实上,大安宫的情况同样狭窄,而且一样是常年潮湿,对于年老体迈的李渊可谓是极度苛刻。而李渊从此便被软禁在大安宫内,一直到死,也就是说他被囚禁达9年。而在李渊退位后,没有一个大臣敢去见李渊。尽管他们对李渊的遭遇非常同情,但也不敢让李世民知道。但在后来还偏偏有一个大臣,直言进谏李世民不孝,而且在他的上书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太上皇居之寝隘且湿,谓老大不利之李渊,陛下宜重修宫与上皇居”;“且太上之寝宫去上之寝远,上久不去与皇居,且每逢夏,帝常幸九成宫暑,未带上皇共往”。由此观之,李世民的做法的确和我们印象中的大有不同。古代对于孝有着很深的见解,而李世民作为天子,不仅没有以身作则,反而这样对待自己的父亲李渊,实在让我们大跌眼镜。

其实从李世民在取得皇位后对李渊的一系列举动可以得知,他的玄武门之变,可能远远不止史书上所记载的那么笼统。更何况自唐朝之后,皇帝就随意强迫史官修改史书,以夸大自己的功绩,而且将自己的卑劣行迹抹除。但这些功高盖主的皇帝忘了,自己的所作所为除了自己的亲信可以看见,天下之人也是有目共睹。最后,笔者认为,当年李渊担心李建成的势力威胁到自己,就封李世民做天策上将来搞平衡。后来事事依靠李世民,可以说在唐朝平叛的过程中,李世民立下了汗马功劳。可到了最后,李渊不信守承诺,甚至想剥夺他的军权。但后来李世民成为皇帝之后,他的功绩的确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虽然不是一个好儿子,但可以说是一个好皇帝。
本文作者:历史旅客(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