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和李世民地位分工的不同,注定他二人呈现的个人能力就不同野史趣闻

2018-11-05 21:02:20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这一天,对寻常百姓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天,但是却是唐朝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玄武门之变”就发生在这一天。“玄武门之变”说的是,李世民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场政变,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了唐朝,李渊称帝以后,立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李渊早早册立太子的主要目的其实也是为了稳定人心,但是没有料到最后会演变成兄弟相残的局面。李渊的皇后是窦氏,窦氏为李渊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和李元吉,其中李玄霸在十六岁的时候就早卒了。一开始起兵反隋的时候,李建成和李世民还算是配合默契,但是李建成当了太子以后,就常驻皇宫处理政务,而秦王李世民则继续率领武将征战沙场。

在反隋过程中,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二人曾多次击溃隋王朝的军队,在中原大地上征战驰骋。在新王朝建立开始,李建成相比两个弟弟,可以说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一他是李渊的嫡长子,名正言顺;二他在开国战争中和李世民的功绩不相上下。他的身份和个人能力也为他带来了更多人的拥护,他的人才集团也在慢慢壮大,所以当时的李建成可以说是众望所归。但是在后期唐王朝一统天下的过程中,李世民慢慢发挥了他的重要作用,他的地位也随之猛烈蹿升。这时李世民的手中已经掌握了军事统帅的职权,他的身边也慢慢聚集了各路人才,秦王集团迅速形成,历史上有名的如房玄龄、许敬宗、尉迟恭、秦叔宝等等都是那个时候被李世民纳入麾下的。

此时李建成已经三十八岁,正在自信满满地渴望着荣登大鼎的一天,李元吉才二十四岁,他一直支持大哥李建成。兄弟二人对手握重权的李世民很是忌惮,就联合起来对李世民排挤和陷害,李世民的秦王集团肯定不会坐以待毙,所以双方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明争暗斗。但是这个时候的李渊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努力维系的家族亲情在一步步崩溃,苦心经营的平衡在慢慢被打破。

唐朝帝国这个大熔炉,练就了李世民这把尖刀,李世民慢慢表现出来的个人能力,其实也和帝国建立之初的分工脱不开关系。自古以来就是皇位继承人会留在皇帝身边,帮助君王处理朝政。你不能要求一个太子去领兵打仗,君王宁愿自己御驾亲征,也不会让太子出征,有外出的时候,也会留太子坚国。如果遇到关系重大的军事行动,不放心外姓将领的时候,君王就会派太子以外的儿子担任主帅,统领一切事物。所以李建成和李世民分工就不同,所呈现出来的就会是不同的表现。如果把他们二人的位置对调,你焉能得知,李建成不会在军事上有所作为。

李世民在多年的南征北战中,为这个唐朝帝国立下汗马功劳,他心中难道不会不甘心吗?会的,一定会的。李建成的太子党和李世民的秦王集团,经历了长期的斗争,但是在李渊的有意无意的偏袒下,在李渊后宫嫔妃的陷害诋毁下,太子党逐渐占领了上风,慢慢控制了局面。这种情况下为了挽回局面,李世民就准备放手一搏,他觉得只要控制了玄武门,就能控制太极宫,就控制了整个长安城,也就意味着控制了整个李唐王朝,所以就发生了扭转时局的 “玄武门之变”。

本文作者:苍茫白玉(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