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陵墓刚刚开挖,为何就突然被紧急叫停,只因有了新的发现野史趣闻
2018-11-05 21:00:38

在清朝的皇帝中,有一位是极具争议和传奇色彩的,他就是清朝第四位皇帝,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雍正。
雍正的一生,疑团重重,他在康熙晚年最为残酷的九子夺嫡斗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作为大赢家,雍正对于自己的政敌进行了疯狂的报复,连亲兄弟也不放过。

不过,在政治上,雍正堪称一位勤勉的有为之君。他推行各种改革措施,使得本来危机重重地康熙时代又重新散发出生机和活力。从而,也让康乾盛世名副其实。但是,他在统治的过程中,对言论也控制得非常严格,文字狱在他的时代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特别是吕留良案中,死后的吕留良在雍正十年被剖棺戮尸,子孙及门人等有的被戮尸,有的被斩首,有的被流徙为奴,罹难之酷烈,为清代文字狱之首。但是,据说雍正后来也是被吕留良的孙女吕四娘砍去了头颅,下葬时用的是一个金头代替。

这个传说虽然荒诞不经,但是历朝历代以来也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在1975年清理了清东陵乾隆地宫后,考古界和历史界就一直鼓吹要对雍正的清西陵泰陵地宫进行发掘。
由于在泰陵宝城琉璃影壁上有一个盗洞,很多人认为泰陵早已被盗,国家也同意对此进行发掘。然而,在1980年4月8日刚刚正式动工发掘泰陵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事,让这次考古发掘无疾而终。

那是因为顺着盗洞发掘刚刚两米后,考古人员发现了厚厚的夯土层,这意味着雍正的泰陵是完好的,并没有被破坏和盗掘。现场的媒体将此事迅速报告出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得知后,迅速上报国家文物局,并紧急叫停了泰陵的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将盗洞重新封好,再也不主动开挖。
原来,国家有对古墓考古发掘的相关规定,那就是未被盗掘的古墓,是不能主动发掘的。雍正的很多谜团没有能够解开,也许要通过各种方式,在今后的工作中才能大白天下。
本文作者:小珏说历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