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何把江山还给李氏后人?是受人点拨,还是心甘情愿?野史趣闻
文/论史鉴今
导读:唐朝的历代皇帝都是比较开明的,武则天也不例外,也是因为这一点,大唐才能得以繁荣昌盛。从她夺得大唐江山到归还到李氏后人手中,不得不说这是她一个很英明的决定。

提起武则天,都知道她是个了不起的女皇帝,在那个时代,为了夺取李氏江山,站在舆论的风口上,从这点看,她也并非一个普通女子。大唐在她的治理下,发展良好,并且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局面,她也用她的能力证明了她确实有着不凡的治国才能。
可既然她这么有才干,为什么到了她晚年的时候,又把大唐的天下还给了李氏后人呢?为什么她不把这个天下给武氏族人呢?关于这点,是因为她发现了一个秘密。

其实武则天的出身并不高,但也是出身于一个官宦家庭,所以自小受到的教育自然是不差的,她的母亲杨氏更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女人,所以武则天从小就受到了她的影响。武则天从小就聪慧,而且是个有胆识的女孩子,她的父亲看到她不一般,就教她读书,所以武则天在十来岁的时候就已经读了许多书了,加上她本身又是个美貌的女子,在后来就被唐太宗看上,选入宫中做了才人。虽然她在成为才人后也遭遇了许多不顺心的事,但唐太宗对她的学识还是赏识的,还把她调到书房里侍候唐太宗的文墨。自此,武则天也接触到了许多公文以及朝政上的事。

只是武则天的的心还是不平凡的,她一心想做大事,但古代女子是不能干政的,所以武则天只能装出一副很乖的样子,这样太宗才不会讨厌她。后来,唐太宗去世了,她也被发配到感业寺里当尼姑了。可由于她在当侍女的时候就和李治有私情,加上李治那时候也确实看上她了。李治在当了皇帝后,一直在等待时机把武则天接回来。有了李治,她就能回到宫中,不得不说,武则天很懂得为自己的以后考虑,所以在那时候才会和李治有情。

在李治继位后,她在宫中的权力也开始大了起来,凭借着李治对她的喜爱,以及她自己的聪明才智,她成功当上了皇后。李治的身体不好,所以她在这时候就成了实际的掌权者,李治干脆把国家大事都交给她处理。

在李治去世以后,她登基成为女皇帝,许多年来,在她的治理下国家发展的不错。可等她晚年的时候,就是要考虑后继之君的事了,一般来说,皇帝都要选择传位给自己同姓家族的人,这样一来自己的家族才能更好的发展。武则天也想要这么做的,可朝中的大臣们都反对她这么做,在大臣们的心目中还是希望李氏后人能继位。

就在武则天犯难的时候,有一日狄仁杰也被她问到这个问题,狄仁杰的回答让她觉得很有道理。因为狄仁杰问她了一个问题,他问武则天,她的儿子和侄子哪个更重要?这问题不用说也知道是儿子最重要。狄仁杰接着又说道,他说如果把位子给侄子的话,那么侄子是不可能让姑母进太庙的,但如果把皇位给自己的儿子的话,那么她以后也会和先皇一样,可以入太庙。

当然,最后武则天还是把皇位给了她的儿子,大臣们这些也就放心了。虽然以后的江山是李氏后人的,但这也是她最为聪明的做法,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武则天是一位开明的帝王。
本文由论史鉴今原创,如有转载,请联系作者注明出处。
本文作者:论史鉴今(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