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之所以吊死煤山,而李自成之所以坐金銮殿,惟此两字而矣!野史趣闻

2018-11-04 18:39:10

崇祯十七年,对于大明来说,注定是黑暗的一年。三月初,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抵京师,满城皆震。下旨传吴三桂、王永吉、唐通、刘泽清率兵回防京师。除唐通率八千人护卫外,其余三人皆不奉诏。而时,李自成农民军号称百万。文臣不改党争之风,群攻群讼,不可终日,然问之御敌之策,皆唯唯诺诺,所言不及痛痒。

而在京城之内者,皆抱有“只图今日,不过明朝”之意。无论贫富贵贱,只图为一己之心,鲜有为国者。甚至满城皆说:无论是鞑子到,还是流贼到,我皆开门请进。不单百姓有此意,在京之一般公差也有此意。其时,崩解之势已成,人心涣散至此可见一斑。又及,崇祯命众兵将守城而无饷可发,下令京中富户出钱养兵,每家出五钱,从妓者亦出五钱。而士兵领二十钱出,以指弹钱曰:皇帝要性命,令我辈守城,此钱止可买五六烧饼而矣!故当时事风日坏,人心渐离。谓:皇帝欲守天下,而征妓女之钱!征敝民玩如此,大势以无挽回之计!

而对于李自成来说,崇祯朝的十五、十六、十七年,却是乘风而上,大有可为之年。自崇祯十四年称闯王以来,自河南而起,短短数年,陷河南全境。大败孙传庭,入潼关,收陕甘。直至十七年正月初,在西安称王,国号大顺,年号永昌。二月陷山西全境。三月逼近京师,三月十五陷居庸关,十七日围京城,十九日逼崇祯吊死煤山。二十六日群臣劝进,二十九日于武英殿称帝,号大顺国永昌元年。其速度之快、力度之猛令明王朝措手不及甘愿俯首。

故三百年来,常有人思考:明朝何以亡。有人说,明朝之亡,亡于崇祯。其刚愎自用,疑心过重。执政十七年,换内阁首辅达五十余人;错杀袁崇焕,致使朝中无可用守边之能将。有人说,明之亡,亡于万历怠政;更有说明之亡起于嘉靖、隆庆之时。抛开这一切不说,单说崇祯自执政以来,除正常休息时间外,其余时间皆在操之国事。早朝必亲临,不近女色,不宠阉宦,远奸佞小人,不修豹房,不信道不炼丹,不做木匠而玩物丧志。若如万历二十年不临朝,恐崇祯短短几年即亡国。然,明朝之国祚,终亡崇祯之手,谁之过?若崇祯不诛杀魏忠贤而让其制约东林党或可避免之后朋党之争?若不错杀袁崇焕亦或可凭袁崇焕一己之力阻满清入关阻李自成进京?

而李自成起于乡野,势力壮大于流民,竟登大宝,何也?天下百姓苦苛捐杂税,又逢天灾,颗粒无收,民不聊生。李自成只是顺应了大势的趋向。农民只是为了吃饱饭,不受官吏劣绅欺负。故李自成之成功,尽人事,而天命所予之。而崇祯之败,亦尽人事,而天命所不予也。
故有一代之治,必有一代之乱;有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亡。虽曰人事,惟“天命”两字也!

本文作者:史海惊鸿(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