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美并非潘仁美,其实他是个英雄野史趣闻

2018-11-04 17:07:59

古代小说中塑造了很多英雄形象,比如为了天下大义的刘备,忠肝义胆的赵云,也有“奸臣”曹操,害死杨业的潘仁美等等,但是,小说归小说,历史上真正的曹操,潘美(潘仁美的部分原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不能从小说里下定论,今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潘美。(赞美杨家将的电影电视剧何其多)

潘仁美在《杨家将演义》中被塑造成了一个用心险恶的奸臣,而历史上并没有潘仁美这个人,有的是潘美,潘仁美虽然有潘美的影子,但是两人的形象伟人大相径庭,而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潘仁美就是潘美,结果潘美被扣上“奸臣”的帽子,被后人骂了几百年。(肯定有人问北宋到现在不是上千年了吗?答:《杨家将演义》成书于明朝中叶)

从小就有远大抱负
(十分经典的潘仁美的形象)

潘美,字仲询,大名(今河北大名东北)人。他出生于乱世,父亲也是个军人,驻守常山(常山赵子龙的常山),从小就有远大抱负,当时还是后汉统治(五代最短命的一个王朝,前后不过三年),他说天下大乱,到处流露着改朝换代的迹象,大老爷们不趁着现在建功立业,博取功名,可就丢死人了。

不久后,后汉大将郭威推翻了后汉王朝,建立了后周,郭威没有儿子,他的老婆柴皇后有一个侄子叫柴荣,打小就很聪明,还有一身好武艺,郭威就把他收作养子。柴荣在做开封府尹的时候,潘美正在他手下做事,关系很好。而且当时赵匡胤也在柴荣手下,很受赏识,两人此时结识,交情很好。

后来,郭威去世,柴荣即位不久,就提拔了潘美,参与军政事务。此时,北汉(后汉皇帝刘知远的弟弟刘崇建立)刘崇认为周朝局势不稳,向辽国借兵进攻周朝(北汉跟石敬瑭一样向辽国称臣),周世宗带兵亲征,打败北汉军队。潘美因军功晋升。过了两年,周世宗打算统一中国,先兵发南唐,又收复了北方大片土地。而潘美在此期间先后担任陕州监军和引进使,深受柴荣信任。

为赵宋的建立和巩固立下汗马功劳
宋太祖赵匡胤

柴荣死后,军权落到赵匡胤手上,陈桥兵变后,赵匡胤黄袍加身成了皇帝。潘美与赵匡胤关系本来就好,受到重用。

潘美为赵宋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先是劝说了心怀不轨的陕州军帅袁彦,后来与石守信一起平定了郭威外甥李重进的叛乱,之后又去湖南笼络人心,打败了南汉了多次进攻,镇压了武夷山附近少数民族的动乱后,进攻南汉,迫使南汉皇帝献出都城广州投降,在岭南地区镇压了叛乱,稳定了岭南局势。

之后宋太祖又命令进军南唐,潘美与大将军曹彬攻下了金陵,灭亡了南唐。最后剩下了北汉,因为有辽国的支援,北伐没有成功。

太祖去世后,太宗决心完成统一北方的事业,任命潘美为北路都招讨,判太原行府事,亲率大军攻打太原,切断了辽援军的要道,把太原围了个水泄不通,北汉国主刘继元无奈投降,他手下有一老将叫杨业,太宗早闻其名,让他做了大将,扼守雁门,抵御辽军。

背负害死杨业的骂名

辽圣宗12岁即位,有人向太宗建议趁此机会收复幽云十六州,太宗接受建议,派出潘美、曹彬、崔彦三路大军北伐,杨业是潘美的副手。潘美这一路旗开得胜,接连收复四个州,但是主力曹彬孤军深入被打得大败,太宗急令各路军队撤退,潘美、杨业收到命令后掩护四个州的百姓撤退,此时辽军将至,兵势很凶,杨业建议派军佯攻,吸引辽军主力然后派精兵埋伏,掩护撤退。这时,监军王诜不同意,自认为带着几万精兵要从大路大摇大摆的走,讽刺杨业说:“你不是号称杨无敌吗?怎么见了敌人畏缩不前呢,是不是别有打算?”,杨业被这一番话激怒,要带兵打头阵,潘美不愿意杨业去送死,但是王诜从中作梗,只得同意。(监军权力很大,潘美管不了他)

临走时,潘美抓着杨业的马缰绳,说:“杨将军此去保重,能打胜就打,打不赢就赶紧回来,不要恋战。”又问杨业还有什么要交代的,杨业说:“这仗必败,我本想抓住机会痛击敌军,现在大家说我畏敌,我必须要先死了,前面陈家峪,你们带兵埋伏在谷口,我兵败之后撤到这里,你们带兵接应,两面夹击还有胜算。”潘美画像

事情果然如杨业所料,但当他撤退到陈家峪的时候一个宋军的影子都没有,悲愤万分,只好回头迎战,最后寡不敌众被俘绝食三日而亡。为什么宋军没有按约定在此埋伏呢?不是潘美食言,他带兵到此埋伏一天,王诜见杨业未至,认为是辽兵退了,怕杨业抢头功,催促潘美把兵撤走了。

消息传到太宗那里,太宗十分难过,把王诜革职查办,潘美被连降三级,但不久之后,又改任改任都部署、并州通判。淳化二年,还加封他为同平章事,同年,潘美去世,加封中书令,谥号武惠。

潘美这一生不仅有远大抱负,还为赵宋建功立业,伐辽失败他有过,但是主要过错在王诜,他固然有错,也绝非小说里讲的奸邪之人。如果潘美能坚持自己的意见,与王诜抗争,历史可能会留下“潘杨”携手抗辽的佳话,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归根结底,潘仁美是潘仁美,他是个虚构的,潘美就是潘美,不应该被后人肆意谩骂。胸怀抱负,建功立业。行军打仗,失败在所难免。至少在那个年代,潘美,是个英雄。

本文作者:把历史说给你听(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