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业之死,到底谁的责任?原告杨延昭和被告潘美是这么说的野史趣闻

2018-11-04 17:07:39

雍熙三年(986),宋太宗赵光义发动雍熙北伐,二十万宋军兵分四路大举攻辽。最初,四路大军进军顺利,收复了不少失地。但随着西北路军和东路军相继失败,宋太宗急令四路大军撤退,并命潘美、杨业统率的西路军护送百姓内迁。杨业一部孤军奋战,在陈家谷战役中兵败被俘,宁死不屈,绝食殉国。这场战役,使杨业美名远扬,成为尽忠报国的大英雄。潘美则成为恶名昭著、遗臭万年的大奸臣,永世无法翻身。

回到东京,杨业的儿子杨延昭将西路军主帅潘美和监军王侁告上军事法庭,由宋太宗亲自主审。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下面是原告杨延昭和被告潘美的陈述。

杨延昭(原告,杨业之子):今年正月,皇上调集精锐部队,兵分四路,北伐辽国。刚开始的时候,四路大军接连取胜,但随着辽国的绝地反击,皇上四路合围幽州的计划失败了。在各路军撤退的时候,皇上给西路军交代了一项任务,掩护老百姓转移。西路军的主帅是潘美,我父亲是副帅。我父亲建议从侧面佯攻,吸引辽军的注意力,使百姓平安转移。但不懂军事的监军王侁坚决发对,主张同辽军主力展开正面决战。对于王侁的瞎指挥,潘美竟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父亲只好出兵,但和潘美约定,在陈家谷接应。潘美答应了。果然,父亲遭遇了辽军主力,寡不敌众,伤亡惨重。当他好不容易撤到陈家谷口的时候,谷里竟然一个人影也没有。我们断定,被王侁和潘美出卖啦!父亲命令我杀出重围,搬兵求救。但父亲没能坚持到援兵到来,他身受重伤,被辽兵抓住了。后来听说,他老人家在辽营坚贞不屈,绝食三天后离开了人世。我父亲是被王侁和潘美害死的,我要为他伸冤报仇,请皇上主持公道!

潘美(被告,西路军主帅):因为我没有遵守陈家谷之约,导致杨业将军战死,我心里很难过。但是,出了这件事后,民间有很多谣言,说我嫉贤妒能,故意陷害杨将军。甚至还有人说,我通敌卖国,暗中投靠辽国。在这里,我特别声明一下,真实情况不是这样的。当时,杨将军提出侧面佯攻,王侁提出正面出击,我拿不定主意就没有搭腔。你们也知道,按照大宋的制度,监军的权力比主帅要大,实际上王侁才是西路军真正的一把手。杨将军请我在陈家谷接应,我也是真心答应的。杨将军率兵走后,我和王侁在陈家谷从凌晨一直等到中午,也没有得到杨将军的消息。王侁猜测杨将军已经打败了辽军,就怂恿将士们赶快出击,抢一份功劳。将士们立功心切,不听我的命令,都跟着王侁走了。我没有办法,只好随着他们一起去。走了不到二十里,忽然看见王侁慌慌张张地回来了。我问他战事如何,他说:“杨业已经战败,辽兵就要杀过来了,赶紧撤吧。”说完,就带兵跑得没影了。听到这话,我也慌了神,就把陈家谷之约忘得一干二净,随着大军撤回了大营。这就是整个事件的真相。我虽然没有故意陷害杨将军,但我作为主帅,没有抵制上级的错误做法,不能节制和约束部下,优柔寡断,随波逐流,造成了惨剧的发生。我的罪过也是无可推卸的。在此,我想真诚地对杨将军的家人说一声:“对不起!”

听了杨延昭和潘美的陈述,宋太宗又讯问了一堆证人,终于搞清了陈家谷战役的真相。最后,宋太宗宣判:西路军最高指挥官、监军王侁,直接开除,发配金州(今甘肃兰州榆中县)。西路军主帅潘美连降三级,贬为检校太保。同时,褒奖杨业“尽力死敌,立节迈伦,诚坚金石,气激风云,求之古人,何以如此!”追赠杨业为太尉、大同军节度使,并赐予后代官爵。

本文作者:聊文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