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装“孙子”讨好项伯,项伯当说客,项羽一失足成千古恨野史趣闻

2018-11-04 14:37:39


刘邦在通过张良知道项羽大军压境恐怕在所难逃。又知道张良是项伯的救命恩人。于是假装非常非常诚心诚意的样子要求张良请项伯过来待之以兄长之礼。张良爽快地出去邀请项伯来见刘邦,虽然当时刘邦和他不是同一阵营,利益上更加是冲突的,不过有他的救命恩人的斡旋,正所谓不看僧面看佛面,项伯也很爽快地来军营见刘邦。历史岁不一定真确,但这历史性的一幕,就决定了项羽之后的悲剧。鸿门宴上没杀刘邦是项羽千古之恨。

刘邦

项伯到了刘邦军营。几杯酒下肚,一阵套近乎的问候之后,刘邦趁热打铁向项伯大声恭维,把他当爹来孝敬,为了把他拉进自己的势力范围,刘邦还大胆地和他订立了儿女婚约,搞亲上加亲那一套。果然也是皆大欢喜。

“我沛公也是一个曾行侠仗义过的人,最尊崇的就是信陵君那种讲义气的人,其实我从入关以后,就一切保持原状,秋毫无犯,所有吏民都登记在册,官库财产加以封存,就是为了专等项将军来验收,从来没有非分之想也。可能大家又误会了我派兵守函谷关的真正意图,那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窜入作案以及其他意想不到的情况的发生罢了。可能由此很多人怀疑我有二心,其实我确实是日夜盼望项将军到来,决无半点反叛之意,你给我一千个贼胆我都不敢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所以也请向项大王美言几句,说明真实情况,我刘邦可以用脑袋担保绝无二心,不然的话天打五雷轰。”看到项伯有了接纳刘邦的意思,刘邦也立马深情而诚恳地向项伯表白,以博得他的同情和帮助。

此时此刻情况太危急,基本上也只能用这样的退一步的缓兵之计的欲擒故纵计了,有时候为了成功,连性命都可以交出,更加不用说交出暂时的尊严了。

因为每个人的成功都必须要付出代价,这是绕不过的话题。

项伯

“那好吧,我想信你是无意的,为了不让兄弟反目能消除疑虑,最好明天一早你就来向项王负荆请罪。”项伯说。

看到项伯口气有了松动,刘邦知道有了一点转机,于是也爽快地应承了他的要求,反正也只能是解铃还需系铃人啦。

据说蛮讲义气也不大懂传忌之道的项伯一回到项羽军营就迫不及待地把刘邦的假意表白当作真言来一一向他的宝贝侄子项羽详细解释一番,恨不得为刘邦把心掏出来的样子。

“也许刘邦不让大伙入关是失策了,不过如果不是他率先攻下关中的话,你又怎样能那么容易就入关了呢?再怎么说沛公也有先入关中破强大秦军的大功,怀王还有言在先谁先入关谁称关中王,而我们因为眼红人家而出兵攻击, 这当然是不讲道义的事情,会让天下英雄耻笑的,既然刘邦也有意谢罪,不如就喝和头酒算了,大家互不拖欠。”项伯还真会说服人啊。

剧照项羽

反正项羽是出了名大事糊涂小事精明的人,原则性的问题有时候就经常犯迷糊,他又是一个很仁慈很婆婆妈妈的人,表现在小事上常常是礼貌周到礼让有加,比如说为受伤士兵亲自疗伤,又送饭菜又探班的殷勤样,很多正直之士都喜欢他这一点,可惜在重大问题上比如分封土地和官位就比妇人还吝啬,抓在手里的大印被他由圆捏成方的他还是不给人家升官发财,这就太小气了太儿女情长了。而该心狠手辣的时候他确实又是下不了手,比如对主要对手的宽容就铸成大错,因为对敌人的仁慈也就是对自己的残忍,等于是把虎放归山后咬伤自己甚至于要了自己的命。

总之,经不住没有敌情观念的好叔父的三寸如簧巧舌的纵容,原本就很有妇人之仁的项羽基本上没有了要对刘邦剥皮拆骨赶尽杀绝的决心,同意让刘邦来见他,也让刘邦在鸿门宴上巧妙逃脱之后有了喘息机会,最后把他灭了的还是刘邦这只归山老虎。

本文作者:历古史今(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