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能预知王朝更替祸福未来,为何却算不出自己的悲惨结局?野史趣闻
朱元璋的手下,猛人悍将很多,但是,能深入民心几百年的,刘伯温绝对算上一个。在民间,刘伯温是被神话了的人物,都说他是前知五百年后知八百载的大神级人物。并且,世上还流传着他的一部《烧饼歌》,许多人对书的隐语更是孜孜不倦地深入探求,老刘到底预言了哪些历史真相?
你还真别说,经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烧饼歌》里的“历史”还真被老刘不幸而言中——虽然许多解答都很牵强。但是,由此,刘伯温的风头一再攀升,甚至盖过了他的主人朱洪武。只是,有一点让人不能理解,那就是如此神通的刘伯温,能掐算大明的几百年江山,为何却算不出自己的凄凉结局?
人们常常将刘伯温和诸葛亮相提并论,只是“前看五百年,后算八百载”的刘伯温最终也没有逃出朱元璋的如来佛手心。史书记载,刘伯温是吃了胡惟庸送的药之后,病情加剧而死。许多人认为这是老朱借了胡惟庸的刀杀掉刘伯温的,不久之后,胡惟庸全家亦遭灭门之灾。
《明史》也称赞他“佐定天下,料事如神”。民间传说刘伯温能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在朱元璋讨伐天下过程中,刘伯温功劳甚大,在鄱阳湖大战中甚至救过朱元璋一命,若不是刘伯温,朱元璋早就被一炮轰死了。其实,有许多故事都只是传说,刘伯温在朱元璋的心目中并不重要,所以在开国后大封功臣时,刘伯温非公非侯,只被封了个三等的诚意伯。这不是朱元璋歧视他,而是因为刘伯温在朱元璋手下确实没混出多少名堂。
刘伯温本是元朝的官,日子过得一直不如意,直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近50的刘伯温才被朱元璋招至帐下,成为一名随参谋。期间,他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对于消灭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先后问题上,刘基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军事形势提出先灭陈友谅再取张士诚的正确建议,为朱元璋歼灭群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吴元年(1367),刘伯温改任太史令,远离军机,去帮朱元璋编辑《戊申大统历》了。
洪武四年,朱元璋赐刘伯温回家养老。刘伯温回老家后,“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韬光养晦的功夫更加到位。就连一个小官,经过精心化装骗入刘伯温家中,刘伯温得知实情后,也立即远远躲起来了。所以名为养老,实则避祸。
但是,饶是如此,刘伯温也没躲过来自京城的暗箭。原来啊,老刘隐居一段时间后,心里还是想着朝廷。在温州、处州间有一块地叫做谈洋,是私盐贩子的老巢,方国珍就是从那里起兵的。刘伯温希望朝廷可以在此地设巡检司防守,以防动乱,结果遭到当地人的反对。刘伯温便让长子刘琏将这件事上奏朝廷。这本是利国利民之举,没想到却给老刘家惹来大祸。
这时,有人就在朱元璋耳边打小报告,说刘伯温其实是看中了那块地有王气,便想在那里筑坟,将来自己的子孙就可以称王称帝,当地人不答应,刘伯温于是就请求设立巡检司,其实是为了一己私利。
这个罪名可大了去了,吓得刘伯温只得赶往京城谢罪,“乃留京,不敢归”。朱元璋既不治刘伯温的罪,也不放他回家。这个在民间有着莫大声望的“大仙”,不看紧点还真会出事。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人间消失。
机会终于来了。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下旬,刘基感染了风寒,朱元璋知道了之后,派胡惟庸带了御医去探望。御医开了药方,他照单抓药回来煎服用,觉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块挤压在一起,让他十分痛苦。一直等到刘伯温病入膏肓,朱元璋才赐刘伯温回家,免得他死在京城惹来麻烦。洪武八年三月,朱元璋亲自做了一篇文章赐给刘伯温,派人护送回家。刘伯温回家一个月后就死了,终年六十五岁。
直到156年后,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朝廷赠他为太师,谥号文成。又17年,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年),刘基的同乡、刑部郎中李瑜向明世宗朱厚熜上疏说:“(刘)基宜侑享高庙,封世爵如中山王(徐)达”,朝廷再度讨论刘基的功绩,并决议刘伯温应该和徐达等开国功臣一样,配享太庙。在这一年,刘基的九世孙处州卫指挥刘瑜袭封为伯爵。
本文作者:老黄说事(今日头条)
-
Tags: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