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错算一事,反而证明了《烧饼歌》的可信野史趣闻

2018-11-04 14:03:18

刘伯温的「烧饼歌」是一首比较准确的预言。那它为何叫做「烧饼歌」呢?话说某日早晨,明太祖正在内殿吃烧饼,才咬了一口,便听内监会报告刘伯温觐见。朱元璋想测试下刘伯温,便以碗盖了烧饼。等刘伯温入殿时,让他猜碗中物。刘伯温答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依臣之见,这碗中乃烧饼是也。”一听这话,明太祖惊叹不已,随后,借着这个烧饼,君臣展开了愉快友好的交谈,展望了下历史的发展,这就是烧饼歌的由来。

也有人不服气,猜到烧饼有什么奇怪的,不就是看见朱元璋胡子上沾了点芝麻或碎末吗?这烧饼歌一定是后人编出来,再套回前面的。所以它能预测到明成祖篡位、英宗土木堡之变、太监专权、崇祯帝自缢、李自成、清兵入关、雍正帝等等都不稀奇。因为就是后人编的。

听听很有道理,但是烧饼歌有个错误的地方,能推翻这种说法。

刘伯温说到明朝后半截气数时说:

“万子万孙层叠层,祖宗山上贝衣行;(前半句暗示是万历皇帝的子孙,后半句宗字加山为崇,贝衣为祯。)

公侯不复朝金阙,十八儿孙兑上行。”(前半句是指大臣们都走了,引申下那时降将还真多,洪吴孔。后半句暗示明朝十八代而终,兑有损毁之意。登上帝位的有十六人,加上子孙追封的朱标和朱佑标,正好十八。)

“木下一头了,目上一刀一戊丁;(李自成)

重文不重武,英雄豪杰总无春;

戊子已丑乱如麻,到处人民不在家;

偶遇饥荒草寇发,平安镇守好桂花。”

“西方贼拥乱到前,无个忠良敢谏言;

喜见子孙耻见日,衰颓气运早升天;

月缺两两吉在中,奸人机发去西东;

黄河岁运金阙,奔梅山,上九重。”(梅山=煤山?天有九重,归天。)

‘迁南迁北定太平,辅佐帝王有牛星;

传至六百半,梦花有子得心惊。’”

上面都对应,问题出在最后一句,传至六百半,明朝总共只有二百多年,如何有六百五十年?这完全就不准了,但却可以反证《烧饼歌》应该是明朝人所著,不然不会算不准明朝这点年头。

本文作者:古今中外奇闻异事录(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