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1711年9月25日,爱新觉罗·弘历出生野史趣闻
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公历9月25日)子夜,爱新觉罗·弘历弘历出生于北京雍亲王府东书院“如意室”,幼名“元寿”。生母熹妃是雍正帝的妾室格格(一说为侍女)。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雍正亲书立储密旨,立弘历为继承人,藏于鐍匣,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突然去世,内侍取出谕旨,宣布弘历即位。九月初三日,弘历即皇帝位于太和殿,以明年为乾隆元年。乾隆是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大小金川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统一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后期奢靡,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农民起义。并且闭关锁国政策也达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世界的差距。

大卫·休谟和圣吉尔斯教堂雕像
1711年4月26日,苏格兰不可知论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大卫·休谟出生,被视为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所著的《英格兰史》一书在当时成为英格兰历史学界的基础著作长达60至70年。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
1711年11月19日,俄国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和诗人,被誉为俄国科学史上的彼得大帝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出生,他是俄国科学院的第一个俄国籍院士,他还是瑞典科学院院士和意大利波伦亚科学院院士。他创办了俄国第一个化学实验室和第一所大学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他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物质不灭定律)的雏形,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记录了水银的凝结现象的科学家。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春,乾隆帝遣军从巴里坤等地分路进击,叛军溃败,阿睦尔撒纳叛逃沙俄后病死。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初,清朝平定准噶尔大局已定,乾隆帝立即调派满汉官兵一万人南下,讨伐天山南路叛乱的大小和卓。九月,乾隆帝命驻防伊犁大臣兼理回部事务。

1758年12月25日,哈雷慧星第一次在人们预言的时间里出现,捷克天文爱好者巴利奇发现了它,这是人类智慧的胜利,是科学的一次大胜利。
乾隆中期,全国各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较大幅度的发展,耕地面积扩大,人口激增,国库充实,整个社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以耕地面积而言,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全国已开垦土地达七亿八千万亩;全国人口也从乾隆初年的一亿四千多万人增加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的近三亿人;国库存银则长期保持在六、七千万两之间,几乎相当于全国每年赋税总收入的两倍,整个社会经济呈现了空前繁荣的新局面。

1766年7月4日,在第一届大陆会议上,与会代表经过认真讨论,通过了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
1768年12月6日,《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一版出版,《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知名也是最权威的百科全书,是世界三大百科全书之一。
1769年4月13日,英国著名航海家詹姆斯·库克终于到达了大溪地,同行的植物学家,后来的伦敦皇家协会主席·班克斯在自己的航海日志中写道:“(大溪地)是世外桃源最真实的写照--是一个人想象中的理想家园。

独立宣言
1769年5月8日,科西嘉人在蓬特努澳沃与兵力占优势的法国军队决战中惨遭失败。
1769年5月14日,爱德华·琴纳从一名正在患牛痘的挤奶女工莎拉·尼尔姆身上的脓疱里,取出少许脓液,注射到一名8岁的小男孩菲普斯的左臂内,结果这个注射部位出了牛痘,结了痂,留下疤痕。6周以后,琴纳在菲普斯的右臂内接种了天花病人的脓疱液,这个男孩子却没有患天花。琴纳先后给菲普斯的身上注射了20次天花病人身上的鲜痘浆。但是,菲普斯却始终安然无恙。这就充分证明,接种牛痘,确实可以起到预防天花的作用。其后,琴纳又为22个人做了同样的试验,同样也没有一个人感染上天花。

乾隆帝中年以后,逐渐好大喜功,不但大兴土木,六下江南耗用国家人力物力 ,贪污腐化又再开始盛行,整个清王朝亦在乾隆后期由盛转衰。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安南阮氏篡国对宗藩体制发起了挑战。十月二十八日,两广总督孙士毅奉命带兵出镇南关,用兵安南。次年正月初,清军兵败而归,最终阮惠主动向清朝请和,乾隆帝同意讲和并承认了阮惠为安南的新君主。

1789年4月30日,乔治·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他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没有皇帝的国家;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总统制的国家。
1789年7月14日,在法国爆发的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波旁王朝统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内土崩瓦解。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公历2月7日),乾隆帝于养心殿逝世,终年八十九岁,嘉庆帝亲政。逮捕和珅下刑部狱,不久赐死。
1799年7月15日,法军上尉皮耶·佛罕索瓦·札维耶·布夏贺在埃及港湾城镇罗塞塔郊外挖到一颗黑色大石,就是日后人们所熟知的罗塞塔石碑。
本文作者:讲故事的翁老头(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