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宝最多的晋商民宅,90后姑娘:走一圈才知道古代土豪是怎么过的野史趣闻
明清时代,山西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走南闯北,渐渐地,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晋商群体。这些晋商,除了创造一个时代的传奇外,还留下了很多的建筑文化艺术。

晋商靠茶叶、丝绸、商运、票号等发家致富,成为当时的有钱一族,虽然明清时候依然重农轻商,但有钱以后,晋商们有的商而优则仕,有的开始打通当权者,再加上在当地的商业影响力,他们身份地位也逐步提升,成为比地主还要豪气的古代土豪。

去山西旅游你就会知道,这里山山水水不算太多,也没有特别突出令人拍案叫奇的,但是这里的古建筑、晋商民宅却很多。而走进这些古民宅,你就会充分了解当时的晋商是怎么生活的。我就以晋商民宅曹家大院来讲一讲。

曹家大院是清代的典型建筑。曹家鼎盛时期是在清代道光和咸丰年间。据说当时曹家的资产就达到了1200万两白银,雇员达到37000人,家丁500多,是名副其实的富商。只不过曹家后代骄奢淫逸,再加上战争和商业竞争,曹家终究是没有逃过败落的命运。

这座大院,有“福”、“禄”、“寿”、“禧”4字形状建筑4座,光“寿”字形就有1万多平方米,但目前也只有“寿”字形建筑保存下来了。“寿”字形建筑里面又有3大主院落:“多子院”、“多福院”、“多寿院”。这3大主院都是曹家人自己居住的地方。

除了这三个院落,正前方是西门,通向西花园,西门上有一个供奉祖先的神祖阁。链接西花园的还有一个戏台院,戏台后为书房。这么大一个家族,看戏读书啥的基本上是不要出门的,一般逢年过节戏班子都是请进家门的。

再另外还有外宅,外宅是由药铺、账房、兵器房组成。一听这名字就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如今的清宫剧这么火,多多少少给我们普及了不少这方面的知识,这古代官宦地主有钱人,凡钱多点,人口多点,管理运作起来就跟古代宫廷是一个套路。各大庭院每月吃穿用度肯定都是有规定的。


古时候穷人家生病都是赶到药房去抓药的,要么可能就是没钱抓药只能等着自愈,但曹家却有自己的药房,这么一大家子,就像皇宫一样,抓药自己家里有,大夫请上门。账房自然是记账的,曹家生意做的那么大,虽然外面生意都在商号完成,但家族里面的吃穿用度用的钱,总得也有人来记账吧。还有兵器房,就一定也不稀奇了。据说当时曹家家丁就500余人,这些人干嘛?除了干杂活,平时就是看家护院了,防小偷,防强盗,还有可能就是催赖账吧。
当然,曹家的主楼、厨房、地窖也是比较经典。

曹家地窖也是银窖,据说还是秘密逃生通道。我理解的应该是藏银子的地方,它位于东厢房。传说1937年,日军占领太谷时,曹家几百口人一夜之间消失。


曹家厨房挺大,为了展示方便游客参观,这里还摆放了很多食物模型,很有厨房的样子。


可以说,吃喝拉撒玩乐学习都是在宅子里解决的。走一圈你也就知道这古代土豪是怎么过日子的,只是没看到厕所在哪儿。哈哈,开个玩笑。

作者:酒叔;书写一些旅途故事,发现一些旅游趣事,我眼中的风景,一定与众不同!酒叔交流自留地:hotel3600。
本文作者:旅行汇(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