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三级医院取消门诊输液野史趣闻

2018-11-03 21:33:09

为加强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提高药物合理使用水平、切实保障广大群众医疗安全,丹东市卫生计生委按照辽宁省卫生计生委要求,逐步取消我市三级以上医疗机构(儿科医院或儿科门诊除外)门诊静脉输液,急诊和日间手术患者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可采取静脉输液治疗。11月20日,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市中心医院、市第一医院、市中医院、市人民医院和东港市中医院等已陆续取消了门诊静脉输液。

市中心医院于2016年3月28日率先取消门诊输液。据了解,作为本市第一家取消门诊输液的医院,该院采取了多项措施以保证该项工作顺利开展。首先是对全院医师进行合理用药的培训,讲解取消门诊输液的重要性,要求各级医生做好临床解释工作,特别是门、急诊医生。“如果患者得了病毒性感冒,一般通过多休息、多喝水,5到7天之后自然会好,不用服用抗生素。如果通过化验检查确诊为细菌感染导致的感冒,轻症患者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口服药,大部分可以康复,只有重症患者才需要输液治疗。以往百姓一感冒就想进行抗生素输液的做法是错误的。”急诊科主任周景华说,在接诊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有这样错误认识的患者,通过医生们的有效解释,多数患者和家属理解并支持取消门诊输液。为了保障急、危、重症需要输液治疗患者的治疗,医院在急诊增设了留观病房,保障急诊必须输液患者能得到及时救治。

其次是要求临床药师到社区进行“合理用药”知识讲座,通过在群众中宣传合理用药、减少输液的意义,了解取消三级医院门诊输液的好处。在宣传过程中,临床药学主任冯瑞华分别从安全、经济、有效等三个方面解释为什么“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服用的药品都有可能出现一定的副作用。当人们使用口服药的时候,药物主要通过小肠吸收进入血液,这个过程相对比较缓慢,一些容易引起过敏的杂质可能在消化道里就被分解掉了,造成的不良反应也相对比较轻。”她说,静脉输液是一种侵入的、有创伤性的给药方式,不但会引起很多不良反应,还能增加病人的感染机会。静脉输液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静脉炎症和过敏反应等。除了安全方面的因素,口服药品和注射治疗相比还有更加现实的优势,那就是低廉的价格。冯瑞华举例说,一盒头孢呋辛酯片的价格为二十元左右,可以吃3天;而同样的药品价格,静脉注射一天的花费在百元左右,3天下来需要三百元左右,相当于口服药物的15倍。另外,在效果方面,任何病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和痊愈周期,口服药和输液的效果是相当的。

此外,市中心医院还充分发挥医联体的作用,对必须输液治疗又不够住院标准的患者建议到医联体内的下级医院治疗,确保患者能得到有效治疗;充分发挥临床住院科室护理队伍健康宣教的作用,在健康宣教中融入合理用药的相关内容;利用医院网站等媒介宣传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陈女士家住桃源小区,她的儿子今年读小学2年级。陈女士说,每年入秋,孩子都会咳嗽一段时间。“我也不想孩子一病就输液,但孩子生病难受,又怕耽误病情……”通过医生来社区宣传“合理用药”,她心甘情愿放弃了“一病就输液”——这个曾经认为“最简单快捷”的治疗方式。

另据了解,市人民医院于今年11月1日取消门诊输液。取消之前,该院按照要求控制门诊静脉用药并对患者开展宣传教育。慎用输液的科学治疗方式获得多数患者认同。

本文作者:东北新闻网(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