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抗生素、输液,宝宝咳嗽找中医!野史趣闻
咳嗽是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的症状,多继发于感冒之后,常因气候变化而发作。如果你的孩子在季节变化的时候常常发生感冒咳嗽的现象,采用中医治疗方法会明显优于西医抗生素治疗。那么当小儿咳嗽时怎么用中医方法治疗呢?
治疗咳嗽首先需要了解小儿咳嗽的原因,不同原因引发的咳嗽,相对应的治疗方法是不同的。中医将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多为风邪引发,经皮毛和口鼻侵袭肺经,使肺气失于宣肃而发为咳嗽。内伤咳嗽多为外感咳嗽久治不愈,或肺脏虚弱,或脾肾之病累及肺脏而致。小儿咳嗽常见的类型有以下5种:
(一)、痰热咳嗽:表现有咳嗽痰黄,稠黏难咯,面赤唇红,口苦作渴,或有发热、烦躁不宁,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治以清肺化痰。
(二)、痰湿咳嗽:表现是咳嗽重浊,痰多壅盛,色白而稀,胸闷纳呆,苔白腻,脉濡。治以化痰燥湿。
(三)、风热犯肺:症状有咳嗽不爽,痰黄黏稠,不易咯出,口渴咽痛,鼻流浊涕,伴有发热头痛,恶风,微汗出,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红紫。治以疏风肃肺。
(四)、风寒咳嗽:表现为咳嗽频作,咽痒声重,痰白清稀,鼻塞流涕,恶寒少汗,或有发热头痛,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治以散寒宣肺。
(五)、阴虚咳嗽: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口渴咽干,喉痒声嘶,手足心热,或咳嗽带血,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以滋阴润肺。
小儿咳嗽的按摩疗法:
1、揉风池穴
风池: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用拇指指腹按揉风池穴约1~2分钟。
2、揉风府穴
风府: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用拇指指腹按揉风府穴约1~2分钟。
3、按揉肺腧
肺俞穴:位于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用拇指指腹按压肺俞穴,力度适中,局部皮肤微红即可。约1~2分钟。
4、按合谷
合谷穴: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当第二掌骨之中点。
用拇指指腹点按合谷穴,力度由轻渐重。约1~2分钟。
5、揉少商
少商穴:位于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食指和中指弯曲刮擦患儿的少商穴,有刺痛感为度。时间约为1~2分钟。
医案:
徐某,男,4岁,其母代诉,半年来经常咳嗽、气喘,虽经中西药治疗但反复不愈,近因咳喘加重前来诊治。现咳嗽,气喘,痰稠色黄,咯痰不利,面色萎黄,纳差,不思饮食,舌质红,苔薄黄,脉浮弱。王敏主任辩证为:肺热夹虚证。治当清宣肺热,化痰益气,又因小儿脾胃虚弱,易为饮食所伤,遂给予麻杏石甘汤与四君子合方加味,4剂。两日一剂,每次服50ML,每日4次。二诊:痰量减少,咳嗽减轻,饮食增进,以前方4剂继服。三诊:诸症趋于缓解,以原方加减3剂继服,以巩固疗效。
本文作者:国医在线(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