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北宋两个皇帝相互残杀的女子究竟有多美?找出画像才知惊为天人野史趣闻

2018-11-03 19:09:01

曾有诗:“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以及大宋文豪苏轼曾赞美她说“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等,来形容五代十国时美艳绝伦的花蕊夫人。并且,花蕊夫人不但有倾城倾国之美貌,而且文采和才识都不让须眉,至今她的诗作还在流传,所以她绝对称得上是史上少有的绝代佳人!

那么,如此一个兼才情与美貌于一身的妙人儿,怎么就死非命了呢?这事还得从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以及五代十国时期的乱世说起:

“花蕊夫人”,姓费,其名不详,出生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四川成都都江堰一代,从自小喝江水长大,生得风姿秀逸,天生丽质,并且聪慧伶俐,喜欢诗文。

这个时期,后蜀主孟昶,正少年风流,终日为寻不到美女而心中闷闷不乐。一天,他的一位心腹告诉他自己终于为他物色到一位美女,便带他前去相见。果然,这位美女体态婀娜多姿,容颜清丽绝世,给人一种空谷幽兰之自然淡雅之感,孟昶见后惊为天人,想不到天下竟有如此美人儿。他一见倾心,心怕大悦,立招在宫中,封为“慧妃”娘娘。而这个美女,就是“花蕊夫人”。

“慧妃”娘娘,不但自己长得美貌如花,还非常喜欢芙蓉花和牡丹花。于是,后蜀主孟昶,便特地为她修了一座“牡丹苑”,并在城墙上种满“芙蓉花”,并且还号如寻常的百姓家里,也要栽种这两种花草。从此,成都便花团锦簇,并得了“锦城”的雅号。

孟昶经常带着慧妃,逛园赏花,二人卿卿我我,十分有情。望着花丛中的美人,孟昶曾非常感慨地说:“你真美呀!这牡丹不足以形容你的明艳华贵,这芙蓉不足以形容你的柔媚清丽,你是人中之花,花中之蕊啊!那朕今天就封你为花蕊夫人吧!”从此,“花蕊夫人”就成了费慧妃的代名,并流传下来。

花蕊夫人,除了人长得如花似玉之外,而且她的诗词也写得漂亮,据说她曾写下上百首宫词。像《述国亡诗》与《宫词》等等,但得以流传下来的却为数不多。

如果生活一如既往的平静安稳,花蕊夫人或许就会与后蜀主孟昶,二人幸福生活到终老。但是时代不断风云变幻,英雄人物代代辈出。

在公元964年时,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多方征战之后,又发兵后蜀。谁知,在赵匡胤的大军面前,后蜀的兵力却不堪一击,后蜀国很便被赵匡胤拿下,这时孟昶只得自缚请降,一下子成了北宋的阶下之囚。而绝代美人花蕊夫人,自然也随之成了囚徒,陪孟昶被押解着一同进了北宋的都城。

对后蜀孟昶的绝色佳人——“花蕊夫人”,赵匡胤早有耳闻,心中也早蠢蠢欲动了,今得见之,更是觉得其美貌才气绝非虚传。为验证花蕊夫人的文采,赵匡胤便当场要花蕊夫人赋诗一首: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四十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花蕊夫人脱口吟道,这首七言绝句,便是《述国亡诗》。它不仅使花蕊夫人将自己的文采展示得淋漓尽致,还使她发泄了心中的“一腔亡国之恨”,尤其是对不作为的男人们,诗句中无不包含着揶揄和轻蔑之情。

这一首小诗,振聋发聩,遂令赵匡胤半天低头不语,但他的心里反而对眼前这个才貌俱佳的奇女子,产生了强烈的好感之情,心中更想霸占为已有。

于是,几天之后,后蜀主孟昶就不明不白地死了。这时,赵匡胤为了安慰悲痛欲绝的“花蕊夫人”,便追封后蜀主孟昶为楚王,还赠布帛千匹,进行厚葬等。这时,花蕊夫人全身缟素,悲悲切切。但赵匡胤却认为这时的花蕊夫人玉骨珊珊,如带雨的梨花,更加楚楚动人,便乘此把 “无家可归”的花蕊夫人,请进自己的后宫之中。此时的花蕊夫人身不由己,只能强颜侍奉。她低声歌道:“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三千宫女皆花貌,共斗婵娟,髻学朝天,今日谁知是谶言。”

此时,赵匡胤有感于花蕊夫人亡国之痛,竟然更加深了对她的爱慕之心,不但好言相慰,还频频地为其斟酒。而不胜酒力的花蕊夫人,一会儿便腮泛红云,神态妩媚撩人。这时的赵匡胤,便情不禁地携着花蕊夫人同入寝宫。不久,他便封花蕊夫人为“贵妃”。自此以后,这位开国帝王,每日退朝后,都必到花蕊夫人那里。

然而,赵匡胤却万万没有想到:垂涎花蕊夫人美貌的并非他一人。他的亲弟弟赵光义,也一心想占有他身边的美人。其实,花蕊夫人自从来到汴京之后,赵光义就一直蠢蠢欲动,总是不断地窥伺时机地接近花蕊夫人。但是,花蕊夫人是个心情明白之人,她心里一直不喜欢赵光义,觉得此人不但心胸狭隘,还为人不正,远不如他哥哥赵匡胤坦荡。

可是,赵光义在美色面前却不死心,便瞒着赵匡胤,用威胁利诱的手段,逼花蕊夫人委身于自己。他告诉花蕊夫人,自己将要杀死哥哥,夺权篡位,然后让她当上大宋的皇后。花蕊夫人听了赵光义的阴谋之后,觉得自己可以趁此机会使赵氏兄弟手足相残,以报国恨家仇。

打定注意之后,花蕊夫人在赵光义面前,便顺水推舟,明着是赵匡胤的贵妃,暗地里又是其弟赵光义的情人,从而在其中挑拨离间,破坏他们的兄弟之情,使他们能早日反目为仇。

果然,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当宋太祖赵匡胤,看到自己的亲弟弟赵光义,竟然与自己最心爱的女人——花蕊夫人同塌而眠,非常亲热时,一怒之下,便手持玉斧,想杀了赵光义。不料,他毕竟顾念亲情,稍一迟疑,反被赵光义夺过斧头,给所杀了。

但是,这时的赵光义已经杀红了眼,他不但食言让花蕊夫人做皇后的事,还生怕她将这天晚上阴谋泄露出去,于是他当即便用箭将花蕊夫人给射死。

就这样,一代绝色佳人,从此便香消玉殒,永远的离开人世了。这就是“花蕊夫人死于非命”的经过与原因。而这件事,就是历史上流传千古的“烛光斧影”的故事。

赵光义果然是个不仁不义之人,在其哥赵匡胤死后的第二天,他便即位做了大宋皇帝,封自己为宋太宗。

“四十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这样一首诗,至今读来,仍让人感慨万千。在一千多年前,它出自一个受尽凌辱女人之口,不仅是一种悲愤的情怀,还应该包含着那份坚强不屈的女性尊严!

可以说,历史上没有多少女人,能像花蕊夫人那样聪慧而理智;没有多少女人,能像花蕊夫人那样绝世而独立;更没有多少女人,能在枭雄面前,那样的宠辱不惊,以一已柔弱之身报家仇国恨!

本文作者:文言史话(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