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皇帝赵匡胤野史趣闻
2018-11-03 18:32:19
天成二年(927年3月21日),赵匡胤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4]他出身军人家庭,高祖赵朓,在唐朝官至幽都(今北京)县令;曾祖赵珽,于唐朝任御史中丞;祖父赵敬,历任营、蓟、涿三州刺史。赵匡胤为赵弘殷次子,长兄赵匡济早夭,母亲为杜氏(昭宪太后)。[4]
后汉初年,赵匡胤到处游历而没有遇到住的地方,便在襄阳一座寺庙里住下。有一个老和尚善于看相,看到他之后说:“我把我所有的全部资助给你,你往北去会有奇遇。”赵匡胤往北去以后,于乾祐元年(948年)投身后汉枢密使郭威帐下,参与征讨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屡立战功。
广顺元年(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补任东西班行首,拜滑州副指挥使。广顺三年(953年),柴荣为开封府尹,赵匡胤转为开封府马直军使。[5]
屡建战功
参见:高平之战、后周攻南唐之战
- 显德元年(954年),柴荣即位,擢升赵匡胤执掌禁军。此年,北汉、契丹联军入侵,柴荣御驾亲征,双方在高平摆开战场。战斗将要展开的时候,宁江军节度使樊爱能等人首先逃跑,后周军十分危急。在此死生存亡关头,赵匡胤振臂高呼:“主上面临险境,我等当拼死一战!”又让禁军大将张永德率弓箭手抢占左边高地。赵、张二人各率精兵两千,左右夹击,以死拼杀,顿挫敌锋,加上柴荣亲临督战,士气大振。最终,北汉军队大败溃逃。赵匡胤乘胜进攻河东城,焚烧城门,左臂被流箭射中,柴荣制止他再攻城。回师后,赵匡胤被任命为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6]
本文作者:琅琊榜榜上第二(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