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的北宋本来不是宋太祖的北宋,狗熊皇帝继位,北宋不可能翻身野史趣闻

2018-11-03 18:31:13

宋太祖赵匡胤是个英雄人物。咱们且不说他导演一部《黄袍加身》的大戏,欺负孤儿寡母抢夺后周政权的卑鄙,就单单赵匡胤当皇帝后的政治经济发展,军事力量那可是没得说的。赵匡胤军事能力很强,不然不可能一统天下,灭掉后唐后汉等大咖。所以说后来北宋军事那么弱,根本就不关宋太祖的事。宋太祖时候宋兵战斗力可是逆天的,打遍中原无敌手。之所以后来被辽军打得那么狼狈,纯粹是因为继位者不行。而宋太祖的继位者就是自己弟弟,宋太宗赵光义。

说起宋太宗赵光义,历史上名声可不太好。首先关于他的继位有“烛影斧声”的说法,也就是说赵光义皇帝位子是弑兄来的,另外关于赵光义如何欺负南唐后主,也就是李煜那个浪漫词人就不必多说了,简直恶心。另外也就是赵光义领着宋朝军队打了一场仗,让北宋军队战斗力变为负值,一直到灭国都没有翻身,摆脱“百战百败”的威名,真可以说是坑兄弟,又坑国家!

赵光义继位之后,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就领着宋军北上征讨辽国。这时候,我们来看看宋军这边的优势,首先宋军这时候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宋军,灭掉了各地割据势力,战斗经验跟战斗力都没得说。加上燕云十六州被占据多年,百姓们一直想着回归,这时候一看宋军来收复失地,肯定热泪盈眶欢迎。加上辽军对宋军也有点怕了,毕竟宋太祖威名太盛,不怕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赵光义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可是真打起来,战争结果如何呢?一开始利用民心打得还挺顺利,到了后来赵光义连连中计,被辽军引诱到埋伏圈里面。本来宋军被包围,但是战斗力还在,如果跟辽军死磕,不一定谁打得过谁。但是关键时刻,赵光义一看形势不对,坐上车子就开始逃跑。宋军一看老大都跑了,谁还拼命打?于是都跟着赵光义跑了。其实那时候辽军指挥大将早就被宋军打的半死,可是辽军一看宋军开始逃跑,哪能放过这个机会,把半死不活的主将放在车上,拉着车子朝着宋军就开始追击。于是宋军大败而归,再也不能收复燕云十六州,这场战斗被后世称为“高粱河之战”。

这场战斗意义深远,首先让燕云十六州的百姓对宋朝失去信心,心说本以为他们是猛虎,结果被辽军打得那么惨,根本不值得信赖。也就是说从此以后宋军失去民心。而更严重的是,这一场战斗形成了宋军对辽军的恐惧,让后来宋军对自己战斗力没有信心,一看到辽军来了就想投降。这是个致命弱点!就是从赵光义弃战身上来的。以后宋朝军事衰弱,这是一个主要原因!

本文作者:徐元贞(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