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雍正皇帝野史趣闻

2018-11-03 17:40:24

中国古代史上距今最近的两个王朝,一个是大明王朝,一个是大清王朝 。前一个是堂堂大汉族建立的王朝,前后传了十七个皇帝历时二百七十六年,除了开国的皇帝和一二位较有作为的皇帝以外,几乎都是乏善可陈,更多的是劣迹斑斑臭秽不堪。较著名的比如明武宗正德皇帝,混蛋昏庸加胡闹,不作不死,三十一岁就驾崩了!更可气的是这个混蛋皇帝在短短的一生中糟蹋了无数的良家妇女,荒唐丑恶的事情不可胜数,却居然连一儿半女也未留下,在历史上留下极为丑恶的一笔。

大清王朝虽然是满族人建立的王朝,除去民族的偏见以外,大清朝的十二个皇帝倒是个个称得上好皇帝,除了末代皇帝溥仪太小不懂事而外,基本上没有昏君暴君。相反,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一个盛世——“康雍乾”时期,长达一百多年,比诸历史上其他几个盛世不但毫不逊色,反而多有超越之处。

开启康乾盛世的康熙皇帝是足可以和秦皇汉武比肩的一代明君,其文治武功彪炳史册,开疆拓土,巩固国防,可圈可点之处甚多。历史上评价他“守成兼寓创业,诚一代雄主也!”可惜老人家一生精力过于旺盛,国事以外,个人生活也是生龙活虎,大大小小生了几十个儿子女儿,结果晚年备受这些儿女们的折磨,几次立储,旋立旋废,宫廷、家庭里面刀光剑影 鬼影重重,闹得老皇帝心力交瘁苦不堪言,最后怎么死的都成了历史的谜团。

即位的雍正皇帝饱受质疑,种种的谣言不胫而走,终其一生始终为谣言所缠绕,雍正自己也苦恼不堪,几次辟谣也是无济于事。比如康熙的遗诏中说“四皇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等语,怎么听着都不像是康熙皇帝的话,倒像是雍正皇帝自己给自己下的评语。因而,这道遗诏就饱受争议,即使到了今天也依然迷雾重重,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

中国古代历史中,自北宋以来,理学成为统治思想以后,正统的史学家评价历史上的皇帝功过是非有两个基本的原则,一个是“得国之正”,一个是“定于一”,即是说一个好皇帝最起码也是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皇帝的位子是正当手续得到的,而不是篡夺来的,这一点太重要了,哪怕这个皇帝没有统一天下,偏居一隅也在历史上能得到很不错的评价。比如蜀汉昭烈帝刘备,历史的评价很好,原因就在于刘备当皇帝理由正当,是正统,天经地义,任何人没法批评人家。

如果皇帝的位子是靠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哪怕这个皇帝当得很不错,业绩炳然也依然不被好评。这个突出的例子就是明成祖朱棣,正如方孝孺给成祖的评价是四个字——“燕贼篡位”,而这四个字的评语差不多成了历史的定论。即使后来朱棣开创了明王朝的永乐盛世,历史也不这么说,干脆就不提。这也就是为什么历代王朝都有自己的盛世,而唯独明朝就没有。有明一代,就有一个“万历中兴”,靠了名臣张居正,万历皇帝才在历史上留下那么一点声名,短短十年光阴,随着张居正的死去 ,万历王朝就走进了黑暗的深渊。在位四十五年的万历皇帝,从亲政之后开始,三十五年的皇帝生涯中倒有一大半时间深居皇宫,不临朝不理政一心修道当神仙,大明王朝没有皇帝的时间长达二十五年,而万历居然没有亡国,当了一辈子的神仙皇帝,说来也颇为神奇!

雍正皇帝就没有这样的好运气,或许是由于得国不正的缘由吧,这个雍正大帝是出了名的勤政,历史的评价是旰食宵衣奋勉异常!日常国事而外,还著书立说,各个方面都很不错,据说是历代皇帝中品味最高的一位皇帝。四十五岁才在诸子争位的乱局中脱颖而出,不管怎么说,雍正登上了帝位,以他的铁腕手段开始治理千疮百孔的大清王朝。

雍正皇帝的处境很不好,从历史上看,他是承前启后的一代君主,夹在两个盛世的中间,他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挑扁担的挑夫,出力最大而最不被看好,反而所有的仇怨厌憎都集于一身。或许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他的得国不正,说不清道不明,也就谣言满身至死不能解脱,尤其在民间野史中,雍正是被妖魔化到极致的一个皇帝。尤其他的死,一夜暴亡,也给野史提供了最大的想象空间,至于今日,依然流传着关于他病疾而终、被毒身亡、遭遇刺客被吕四娘割去头颅等等说法。也可见,民间深受理学的影响至深,对篡位的帝王给以毫不留情的抨击丑化,这大概也是雍正最大的悲剧!

老子康熙一代明君,儿子乾隆功业彪炳,唯独雍正背负最多最大的恶名与恶评,即使再勤政,即使再铁腕,也难掩悠悠之口,三百年来,躺在地下依然被咒骂、恶搞,恐怕只有他自己才能清楚自己到底做过什么才惹得人神共愤,历三百年而谣言不息,恶评如潮!对此唯有叹息而已!

本文作者:手机用户95420583025(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