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灭亡后,上百万的清朝军队都何去何从?野史趣闻
2018-11-03 15:34:23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灭亡速度之快让不少人们对于它灭亡的原因感困惑,我们一般说道清军,就是代指清朝八旗兵。那么清朝灭亡后,上百万的清军都去了哪里?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清朝灭亡前夕共出现过四支比较有名的军队:
1、湘军;2、淮军;3、北洋海军;4、北洋新军。
湘军大体上仿照明朝戚继光的营制,以营为基本单位,直接受“大帅”统辖(后增设统领,各统率若干营)。每营编营官一、哨官四、勇丁五百人,另配长夫一百八十人,合计每营六百八十五人。每哨设八队,火器队与刀矛队各半。火器主要有抬枪、鸟枪。
全营有劈山炮队二,直隶于营官。湘军水师筹组的时间略晚于陆师。水师每营编快蟹船一、长龙船十、舢板船十,共二十一只,员额为四百四十七人(1856年后,改制如下:裁快蟹船,长龙船减为八艘,舢板船增为二十二艘,全营共有船三十艘(每船炮位如旧),员额增至五百三十二人)。每只长龙船安炮七门,舢板船安炮四门,均为六百斤至千斤的洋炮。各船还配有火枪、刀矛,以备近战。此外,湘军还设有营务处和粮台,分别管理全军的军务与后勤。
湘军和淮军,其组建和解体过程基本一致,镇压太平天国而起家,分别由曾国藩和李鸿章组建。大部被后来北洋新军的统领袁世凯兼并,清朝灭亡后,北洋新军成了北洋军阀;
一部分散落地方,成为接近土匪的地方军,后来被蒋介石收编,内战结束后,湘军、淮军残部转变成湘西土匪,最后被解放军消灭。
北洋海军在淮军之后由李鸿章在淮军的基础上发起组建,1894年甲午海战期间全军覆没。
由于甲午战败,湘军、淮军地位尴尬,相继解体,大部融入北洋新军。
北洋海军灭亡后,清朝在1895年组建新军,由袁世凯统领,取名“新建陆军“,俗称北洋新军。
本文作者:文玩大事我先知(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