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败家的王爷:连自家祖坟都卖了,最后沦落到拉黄包车为生野史趣闻
清朝皇室爵位一般分为五种,亲王、王、郡王、贝勒、贝子,这些爵位并不世袭,若是子孙后代不争气,没有功劳,那么最终都会落魄的。不过,有一种除外,那便是铁帽子王。清朝的铁帽子王大多都是跟随皇太极打天下时所封,曾经都是威震一方的大英雄,他们的爵位世袭且不降等,只要子孙没有犯什么过错,便不会失去承爵资格。

但是在清末,整个清朝都弥漫着一种腐朽的氛围,这些所谓的铁帽子王自然也不例外。最重要的是,他们和其余旗人一样,变得懒散,不思进取,整日里混吃等死。其中有一家最为落魄的,在当时只能靠拉黄包车为生。

此人便是克勤郡王宴森,人称“车王”,其祖先爱新觉罗岳托乃是皇太极的亲侄子,自小随着皇太极征战,后来成了12位铁帽子王之一。宴森十四岁承袭了这个爵位,但是没过多久,溥仪退位,宴森没有俸禄可领,日子一下子变得窘迫起来。当时的旗人几乎都是这样,没有生存能力,但是吃喝玩乐的能力倒是不少。清亡之后,这些人大多是靠变卖一些珠宝首饰来维持生计的。但是宴森显然不同于常人,一出手,便将自己的王府给卖了。

买家是当时北洋政府的总理,熊希龄,两人都不想让别人知道这宅子的价格,但是据当时人的估计,没有十万也有八万。要知道,在当时的社会,这样一笔钱,都够许多人生活好几辈子了,但是在宴森的手里却撑不了多少时间。宴森别的本事不行,吃喝嫖赌倒是样样精通,据悉当时宴森在北京的福来赌场一输就是数千两,他还和北京城中有名的妓女都有关系。给四大妓女春香、夏荷、秋菊、冬梅四人每次的金银珠宝都不下5000大洋。

周围人看见宴森出手这么大方,都一窝蜂的涌过来,没过多久这笔钱就被败光了,而这个宴森又将主意打到了祖坟上。宴森家的祖坟在郡王里面是最气派的,里面还有当年皇帝御赐的驮龙碑,这碑最终被他卖给了张国良,竖在了张作霖的墓前。而祖坟里树木他也没有放过,将其卖给了木材厂。

在这之后,宴森的手中又有了五六万元。但是他不改以往的习惯,依旧吃喝嫖赌,很快就败光了,最终宴森身边的那些狐朋狗友也离他而去了。为了裹腹,他弄了辆黄包车,在北京城中做起了拉车的营生。这北京城中的小小天地,宴森一个王爷去拉黄包车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还有小孩子跟在他后面喊他“车王”,他也不恼。

车王墓
其他的皇亲国戚包括溥仪都嫌他太丢人,时常接济他,希望他能做个别的营生。但是这个人显然已经没救了,一有钱就跑去花天酒地,最终,在日军侵华的时候,饿死在了街头。
本文作者:历史是个大圈圈(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