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杀人100多万,他凭什么受到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评价?野史趣闻

2018-11-03 15:07:13

说起秦朝历史,我们不得不聊一聊秦朝名将白起,这是一个相当牛掰的人物,就连我们的毛泽东主席都曾评价他说: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那白起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世说新语》中记载:武安君小头而面锐,瞳子白黑分明,视瞻不转。解释起来就是头部很尖,尖耳猴腮,这样一个人绝对称不上好看,甚至有点丑还带点猥琐。


虽然白起人长得不好看,但是脑袋灵活的绝对没话说。白起出生在陕西的一个穷困小山村,后来顺应商鞅变法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作为一个自学成才的军事天才,白起的梦想就是做一个大将军。

后来,秦王派白起指挥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陉城之战、长平之战等大小战役70余战,几乎没有败绩。伊阙之战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造成整个赵国无兵可用,在守卫都城的卫国战争中,上城楼御敌的只剩些妇女和娃娃兵了。同时他在此战中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后世尊为一代名将的基础 。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如果数的话,相当于动一个手指头十余万人从地球抹去。


这么说来白起对秦朝的贡献可以说是巨大的,那为什么秦王要赐死白起呢?虽然白起在战场上春风如意,所向披靡。但是,他在政治上却做不到左右逢源了,用现在的话讲,他是一个开疆拓土的好业务员 ,但由于过于出色,在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上,就多少会大打折扣,自然一个领导者会在自己领导地位的方面考虑,势必会上演“狡兔死,走狗烹”的剧情。


就拿长平之战来说,当时正面战场取得胜利,秦王便对怎样处理战后犯愁,在一贯奖赏白起之后,也暗地里授意白起坑杀降卒,这就很明了的暗示了秦王对白起是有顾忌的,在战争之后一贯授意杀降明面上是怕投降兵士不为所用,反而增加秦国负担;我们不妨可以理解为:怕白起在前线不断得胜培养势力,拥兵自重,何况他的能力那么强呢?自然,秦王会让他采用杀降来降低他在各国之间的威信,而在打败赵国之后,没有立即遵从灭赵,自然留不得他了。


纵观白起的一生还是相当富有传奇色彩的,《敕修武安君白公庙记》曾记载:“窃以武安君威灵振古,术略超时,播千载之英风,当六雄之敌。“由此可见,历史对白起的评价还是相当高的。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就给小编点一个鼓励的赞吧!也可以关注小编,并把这篇文章分享给好友哦。

本文作者:言宸说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