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令公杨继业血溅李陵碑野史趣闻
本文作者 黄强
杨家将一门忠烈,可歌可泣,读他们的事迹荡气回肠,看到奸佞对他们的陷害,怒火燃烧。杨家将与岳飞等民族英雄的事迹一直激励着后人,抵御外侮,保家卫国。
杨家将的英雄事迹得以流传,两部小说功不可没。一部是熊大木的《杨家将》(又名《北宋志传》),一部是无名氏的《杨家将演义》。《杨家将演义》全书8卷58回,全称《新编绣像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
述说北宋名将杨业(老令公)及其子孙世代英勇抗击外患的故事,包括杨业归宋,宋代皇帝五台山被围,潘仁美陷害忠良,杨业兵败撞死李陵碑,杨七郎被害,寇准审奸,杨宗保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杨六郎统兵消灭辽,杨四郎立功返宋,杨文广兵征西夏,十二寡妇征西等故事。
【图4-121,老令公杨继业】
却说辽军侵犯大宋边境,宋太宗震怒,令潘仁美为招讨使,兵马元帅,领兵御敌。杨继业父子为先锋。潘仁美在书中是奸臣的代表,嫉恨杨家将。
潘仁美领兵十万,离开汴梁,不日到达代州,在鸦岭与辽军交战。其部下刘均与辽将韩延寿马上交战十个回合,中鞭负伤败下阵来。宋将贺怀再度出战,打了二十个回合,也中箭败下。潘仁美亲自上阵,不过十个回合,依然落败。潘仁美的军队根本不是辽军的对手。
大辽元帅斜轸闻听杨家将出马,派遣部将萧挞懒伏兵于路上,对老令公进行伏击,然后部署土金秀出战挑衅,杨六郎一马当先,与土金秀大战四十回,土金秀佯败,老令公父子三人引兵赶杀。战前,潘仁美告诉老令公只管追击,宋军在陈家谷埋有伏兵,进行接应。辽军且战且退,杨家将乘胜追击,等到进入陈家谷,才发现此地并无宋军人马,老令公感叹一声:“仁美老盗贼,陷害我呀。”杨家将孤军深入,势单力孤,辽军乘势合围,将杨家将围困在陈家谷。七郎杨延嗣杀出重围,向潘仁美搬兵求援,老贼却将杨七郎捆绑起来,乱箭射死。一代骁将没有死在杀敌疆场,却被奸佞屈杀。
【图4-122,杨继业大破辽军】
久等不见援军,六郎杨延昭再次杀出重围,准备向潘仁美求援,无奈见到七弟被害,遂驱马向汴梁求援。
陈家谷里只有老令公一人及其随从。老令公与土金秀大战,误入狼牙谷,被辽军包围。砍死辽兵百十人,此时战马困乏,脚力不济。辽将耶律奚底张弓搭箭,一箭射中令公左臂。且战且退,遥见一座庙宇,走进一看,原来是汉时将军李陵庙。老令公下马题写一首诗:“君是汉之将,我亦宋之臣,一般遭陷害,怨恨几时伸?”
辽军将李陵庙团团围住,老令公与军士三天无食,尽管老令公劝身边的百余军士,逃脱庙宇,获一生路。但是军士们表示,愿与令公一块战死。考虑到内无粮草,外无救援,耗下去都是一个死,而且被辽军生擒,受尽耻辱,不如自尽。老令公取下紫金盔,头触李陵碑而死,年仅59岁。众军士见老公公撞死,情形激愤,杀出狼牙谷,除二三人逃脱,全部壮烈殉国。
【图4-123,老令公血溅李陵碑】
有诗赞曰:铁石肝肠断断兮,甘心就死李陵碑。杜陵正气弥天地,烈日秋霜四海知。
小说中的潘仁美就是历史上的潘美,历史上的潘美并不是奸臣,害死老令公的也不是潘美。潘美虽是主帅,在其之上尚有监军王侁、刘文裕,大宋一朝,监军权力很大,将帅都要受制于监军。《宋史·王侁》说:“侁性刚愎,以语激杨业,业因力战陷于阵,侁坐除名,配隶金州,”史籍也没有记载王侁通敌的证据,所以王侁的决策仅仅是指挥失误。《杨家将》等小说、戏曲将潘美进行了丑化,成为一代权奸,勾结辽人,图谋夺取宋朝江山,并不符合史实。这是文艺作品出于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塑造的一个对立面,以形成故事的冲突。
明天我们继续就《杨家将演义》说杨家将的故事。
说明:本文系服饰史学者黄强的原创作品,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转载。
微信号:njhuangqiang
黄强,字不息。以服饰史研究著称,也治置业经济史、民国史、南京地方史、金瓶梅等。出版中国第一本内衣史专著、第一本置业经济史专著。已出版《中国服饰画史》、《服饰礼仪》、《消失的南京旧景》、《另一只眼看金瓶梅》等著作12本。
本文作者:黄强黄不息(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