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英“堂而皇之”盗皇陵,因他是抗清名将的后代?野史趣闻
要说孙殿英的出名方式,那可是非同一般,他本是国民党第六军团的第十二军军长,却因在河北马兰峪盗掘清东陵而闻名。不过孙殿英自己却说,他盗挖清东陵的动机,是为了切断大清朝的“龙脉”,断他们复辟的念头。实际上,有关孙殿英盗清东陵的说法很多,并不仅仅是这一点。
第一种说法:报仇说,这是事发后孙殿英面对盗陵指控而作的“法庭陈述”,也是孙殿英盗皇陵的原因中最公开的一种说法。说起报仇,就要说说孙殿英的家史了。
孙殿英,生于1889年(光绪十五年),河南永城人。永城今与山东、江苏、安徽三省接壤,与中国盗墓史上的“最专业盗墓贼”曹操的老家亳州相邻。他父亲孙玉宁就死在行将灭亡的前清大狱里。长大后的孙殿英一直没有忘记父亲的死,发誓要给父亲报仇。
而孙殿英与清朝更远的“家仇”,则要追溯到明末了。据孙氏族谱记载,孙殿英远祖是明朝辽东经略、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孙恺阳的后人,清军攻下高阳城后被俘,全家被杀,仅有儿媳带着6岁的孙子出逃,幸免于难,隐居于河南豫州。但孙恺阳是不是孙殿英的先祖,孙氏家谱上的记载是否属实,因资料不全,无法考证。
但是孙殿英却说:“清朝杀了我孙家祖宗三代,我要报仇。不管盗墓不盗墓,我是对得起祖宗的”。至于怎么报仇?孙殿英选择了挖皇陵。
第二种说法:革命说,这是孙殿英盗皇陵最体面的一种说法。
孙殿英曾称,挖掘清陵是受了孙中山、冯玉祥的影响,“孙中山有同盟会、国民党,革了清朝的命;冯焕章(冯玉祥)用枪杆子去逼宫,把末代皇帝溥仪赶出了皇宫。我孙殿英枪杆子没得几条,只好是崩皇陵,革死人的命。”把盗皇陵与革命扯到一块,真新鲜,不过这里还有一段趣闻。
1930年(民国十九年)“中原大混战”(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战争)期间,孙殿英背离了蒋介石,倒在了接阎锡山、冯玉祥这边。其间,孙殿英曾赴洛阳拜见冯玉祥。当孙殿英、冯玉祥二人见面时,冯玉祥紧紧握着孙殿英的手说:“殿英老弟,论革命只有咱俩!咱们是好朋友,好同志!在反对清朝这一点,我革的是活人的命(指将溥仪驱出皇宫一事),你革的是死人的命。要说挖墓有罪,挖平民墓也有罪,清朝皇帝过去扒了我们多少墓?现在在我们中华民国的土地上,哪能让那些死去的皇帝蹲着?你干得好!”据说孙殿英听了非常感动,表示:“冯总司令真伟大,他要是叫我卖命,孬种才会含糊!”
本文作者:史歌(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