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有名的清流派,也是四大名臣之一,有清牛角之称野史趣闻

2018-11-03 07:34:01

张之洞

聊到张之洞这个人,感觉的确没有什么好喷的,所以大家对其印象不太深,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像另外三位中兴名臣,争议很大,曾国藩虽为汉家封侯第一人,为官之道,也为后世之楷模,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得到的“曾剃头”称号和1870年处理的“卖国贼”称号使其诟病不浅

李鸿章一直都没有什么好的名声,我们认识他,还是从历史书上知道的,诸如《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直直的把他钉在了卖国贼的耻辱柱上

李鸿章

当然,近年来也有一些历史学家称其曲线救国,裱糊匠精神等,在这里不做评判,反正一句话,名声很不好,普遍公认

左宗棠算得上国家领土的捍卫者,他的一番蒙古理论,堪称极具军事才能,击败阿古柏,只用了不到三年时间,和沙俄交涉,抬棺出征,历史上,他是第一人,俄国声称要武力出击

左宗棠态度很明确:能谈就谈,谈不拢就打,没有什么好说的,最终为大清朝收复了1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堪称名族之楷模

就这,还有人鸡蛋里面挑骨头,说左宗棠的军队到了新疆等地军纪涣散,欺负百姓,连当时的镇压回民叛乱,也被说是武力强行镇压,残害同胞等

左宗棠

实在是没啥说的,当时的历史书也没有很客观公正的评价!

好了,基本用了一般的时间,再说另外三位,其实就是为了突出张之洞这个人

他不同于曾左李,是典型的清流派,当时不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清流派以死谏著称,李鸿藻(和李鸿章没有关系哦)是牛头,张之洞是牛角...

那什么才是清流派呢?我们在此,先来说说

张之洞

一般在我们的思维定势中,会有这样一个准则:为官者,钱都花在了为百姓谋福利的地方,什么修建铁路呀,兴建学校呀,建造各种基础设施,让人民生活水平富裕起来

而其中一个最最重要的是:你不能把钱放在自己腰包里,哪怕是亲戚也不行,最好是天天吃糠咽菜,才符合标准

明朝时期的海瑞,就是位典型的清官,人家吃的菜都是自家种的,什么时候,要是买了份肉,都是全程轰动的大事件

曾国藩

当时的张之洞可以说是基本符合一个清官的标准,自然在道德上就不太好批判

好了,这一期就到这里,有什么不同意见或者建议的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哦!!!

本文作者:历史滚轮(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