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周瑜、吕蒙、陆逊是怎么死的?野史趣闻

2018-11-03 07:33:52

三国历史上,周瑜、吕蒙、陆逊同是“江东四杰”之一(还有一位是鲁肃),四人又曾做过都督,也被称作为“江东四督”。对于他们的能力,孙权在与陆逊的对话中,曾经有过概述:“公瑾雄列.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于孤,孤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又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也。”当然是有得有失,整体上功劳大于得失。

首先,简单聊下周瑜。

周瑜出身于大族,祖上都是做大官的,他早年与孙策关系不错,孙策在平定江东过程中周瑜出力很多,表现也很出色。孙策被刺遇害后,正是在周瑜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的共同扶持下,孙权才得以顺利继位。孙策给孙权的遗言就是,如果内部的事处理不了找张昭,如果外部的事解决不了找周瑜。

周瑜是个大帅哥,而且还精通音律,所以就有“曲有误,周郎顾”的话传开来。周瑜本身气量很大,孙坚时的老部下程普很不给他面子,他也不太计较。建安十三年(208年)的赤壁大战,周瑜做为指挥者充分展现出了个人的军事天分,在他的有序调度下,孙刘联军最终以少胜多,打赢了这场奠定三国格局的战役。然而,风光就到此为止了,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向孙权提出了征伐益州的方案,就在出征途中行到巴丘(今湖南岳阳)时,周瑜不幸病逝,当时只有三十六岁。可以肯定的,如果周瑜不死,三国的历史走向将去向何方还是一个未知数。

再说说,吕蒙。

吕蒙的姐夫邓当是孙策手下的将领,吕蒙起初跟着姐夫邓当做事,后来又被人推荐给了孙策,等到邓当去世后,吕蒙就接替了邓当。孙策遇刺,孙权继任

后,吕蒙为孙权所赏识,在之后的几次战役中,吕蒙的表现也是很抢眼。建安十三年(208年),吕蒙参加了赤壁大战,战后周瑜占领江陵,被任命为南郡太守,吕蒙被任命为偏将军,兼任寻阳令。当时,孙权就对吕蒙说,你现在掌握重权,就应该多看些书,也不是要你死读书,了解些大概也是好的。之后,吕蒙就比较用心地去看书了。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去世,鲁肃继任。当他来到吕蒙驻地察看,发现读过书的吕蒙已经大不一样,认为吕蒙已非昔日“吴下阿蒙”,吕蒙回了一句我们熟悉的成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吕蒙后来还在逍遥津战役中积极抵御了张辽的追袭,并在濡须多次抵御魏军,在东吴军中可以说是实力派人物。等到鲁肃去世后,吕蒙就接替了鲁肃的位置。他在任职期间,对于东吴来说最大的功绩,那就是以白衣渡江计策袭取荆州,击败了关羽,之后吕蒙被任命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这时候的吕蒙应该是春风得意的,然而如周瑜在赤壁之战成就人生顶峰后,不幸逝世般,击败关羽,袭取荆州,也成为吕蒙的人生顶峰。

就在不久后,吕蒙得病了,虽然孙权派遣了医生为吕蒙悉心治疗,最终吕蒙还是因病情加重去世了,当时他也只有四十二岁。

最后说,陆逊。

陆逊出身于江东大族,属于江东土地势力,他年仅二十一岁时,就成了孙权的幕府人员,主要从事的是文职。后来在征讨山越的过程中,陆逊表现出色,被拜为定威校尉,孙权对陆逊较为器重,直接当为亲信来培养,陆逊也不负期望,尽心尽力。建安二十四(219年),在吕蒙谋取荆州时,陆逊从中出谋划策,还是出了很多鬼点子的,因为正是关羽对他这个吕蒙的继任者极其轻视,关羽才中了计,最终兵败。黄武元年(221年),刘备为报荆州之仇,带兵攻打江东,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黄武二年(222年),在夷陵大战中,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刘备军队,从而一战成名,打响知名度。黄武七年(228年),陆逊又在石亭之战中打败了魏国的军队,再次巩固了自己在江东军队中的地位。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陆逊被任命为上大将军,辅佐太子孙登。

本来按照这样剧情下去,陆逊终究会位极人臣,然后在安乐的晚年里寿终就寝,然而非常不幸地是,陆逊最终还是卷入了东吴的立嗣之争。当时,太子孙和同鲁王孙霸正是争得不可开交,而孙权也没有明确表态,对于双方都存有好感。赤乌八年(245年)坚持嫡庶有别的陆逊,向孙权上书陈述,并愿意进京面见。孙权对陆逊的插手极为不满,就派人去责问陆逊,而当时与陆逊不和的东吴将领全琮又趁机诬陷陆逊的外甥顾谭、顾承夸大战功,陆逊最终气愤不过而死

本文作者:Yun6848(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