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众多王朝,为什么就‘它’灭亡最特别?野史趣闻

2018-11-02 23:03:49

导读:在中国历史上,大多王朝都是慢慢衰败,最后灭亡被新朝取代,但是还就有那么一个另类王朝,偏偏因为太强灭亡了。

东汉衰落的原因与中国其他历史上的王朝相比,显得十分另类。思想家王夫之曾说:国恒以弱丧,而汉独以强亡。强大的东汉为什么会亡国呢?

军事力量不行?不不不,自汉光武帝开国,东汉近200年的历史,大汉军队几乎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周边势力不论是匈奴,乌恒还是羌,都不是汉军的对手,以平羌为例,以战死400,歼灭羌军38000人的代价创造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傲人战绩。这可和唐,宋,明清不一样。

既然东汉这么强大,那为什么会走向灭亡呢、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东汉的皇帝大多短命

东汉14个皇帝,超过40岁的只有3人,其余11人没有超过35岁,甚至还有3个婴儿,不超过三岁。

第二个原因:东汉皇后大多不能生育

皇后生的儿子为嫡子,要继承皇位的,但是东汉14个皇帝,除了汉光武帝是自己打出的天下,其余13个都是继承大统的,而这13个皇帝中,仅仅只有2人是皇后所出,其余11个都不是。

第三个原因:汉强在于,两汉作为中央王朝的集大成者,对外征服和军事建制激活达到了同时代的一个高峰,但是军功显赫的王朝实际上导致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士大夫阶级的‘唯功名论贤’,士大夫随着军勋的加持并没有更加辅国4兴义,以保大统。反而是拥兵自重,以及自责,要是那日中原祸及,皇权不兴,干脆自立算了,整个中原大帝国顷刻就一哄而散了,留了一张皮罢了。

皇帝短命导致继位者都是未成年的小孩,除了前3任皇帝外,其余11人登基时无人超过15岁。未成年人管理一个国家,显然力不从心,于是太后临朝听政成为必然。太后作为女流之辈,久居深宫,只得依靠自家兄弟、亲戚,这便是外戚势力的兴起。

更为麻烦的是,皇帝大多不是太后的亲儿子,太后自然不愿意把权利放回去。小皇帝受到太后势力的压迫,内无实权,外无羽翼,要想夺回大权,只能发动政变。皇帝搞政变,无一例外,都是靠宦官的帮忙。汉和帝政变,整垮了窦氏外戚;汉顺帝政变,整垮了阎氏外戚;汉桓帝政变,整垮了梁氏外戚。

但是如果拥兵自重的士大夫以及拥有财务和基层能力的豪族,众位可以一心为朝廷,起兵清君侧不是做不到的事。但是没有人怎么做,士大夫们只关心自己手头那一亩三分地。

所以王夫子评价:汉之大臣道不足,而与宦竖争存亡,亦晚矣。

士大夫和外廷官们无军道矣无臣道,那么军事强又有什么用?

大帝国如同一个身强力壮的壮汉,表面上看起来神勇无敌,可是表面上已是疾病缠身,内部早已腐烂掉。汉独以强亡,是因为祸不起于萧墙之外,而在萧墙之内。

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留下你的看法。

本文作者:君子与攸宁(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