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妃三十年后再次相争!最后的皇族们究竟藏了什么宝贝?野史趣闻
《如懿传》正热播,除了周迅与霍建华带着一众后宫妃嫔们争奇斗艳的同时,老戏骨们同台飙戏也是一大看点。

而在30年前,她们也是以皇帝“后与妃”的身份,被观众熟知。那时,在著名大片《末代皇帝》中,陈冲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皇后婉容,邬君梅是爱妃文绣。

时间流转,又是一个轮回。末代皇室的种种,让人不胜唏嘘,流传到今天的的是一则则轶事,还有那些默默无语却是历史见证的奇珍异宝。
1
末代帝王— —溥仪
溥仪,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王,一生经历无数的大起大落,做过皇帝、傀儡、阶下囚、公民、政协委员……

而在他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从一朝天子变为了丧家犬之时,依旧将一些清宫中特有的珍宝带走。

流浪辗转途中,溥仪携带的宝贝不断减少,除了丢失之外,每当无以为继、生活窘迫时,就会低价变卖一些珍宝维持生活。
然而,始终有两件宝物,溥仪始终不离身,小心翼翼保管着,幸运地逃过了一次次的搜检,见证了溥仪人生的跌宕起伏。
和田玉玺
玉玺,一直都被视作至高无上的皇权象征,即使是做为废帝的溥仪,在伪满洲国时依旧持有他的“宣统玉玺”。

青玉制成的宣统玉玺
玺,王者印也。皇帝的印章称之为“玺”,在中国古代,玺是皇权的象征。
中国的“玺制”自秦始皇嬴政始,到明清两代逐渐趋于系统和完善。尤其是自乾隆起,和田玉更是做玉玺的首选之材。

兼具品德的同时,和田玉的韧性与硬度,足以使其在两千多年的使用中坚固耐用,继而也承载着封建统治阶级希望自己江山永固,千代万代承传的厚重希冀。

在如今,优质的和田玉同样珍贵难寻,不断减少的产量更是让和田玉的价格稳中有升。
田黄印章
这件'乾隆田黄三联印'(又叫“乾隆三连印”、“田黄三链章”“清乾隆帝田黄三联玺”等),是由两枚方形,一枚椭圆的印章,由三条链子连成一个整体。

同一石材镂空 链雕而成
方章玺文一阴一阳,阳文为“乾隆宸翰”,阴文为“惟精惟一”;椭圆玺义为“乐天”。这是希望借以表现自己精益求精、专一其心、不偏不倚的施政思想和乐天之命的处世态度。

收藏界素有“一两田黄数两金”的说法,毕竟黄色一直被视作帝王之色,而黄色的和田玉实在太难得,因此 田黄就被视为 石中之帝,印章之宝,一经面世,就被列为贡品,贵族豪门、文人雅士竞相收藏。

田黄珍贵难寻,只有福建寿山一块不到1公里的水田底下的砂层中才有,经过数百年来的连续掘采,更是极为稀少。
自2005年以来,不仅是顶端田黄,连普通田黄石的价值也在不断攀升。
2
末代皇后— —婉容
婉容在嫁给溥仪时,溥仪早已被废,只是依旧享有皇帝的尊号、可以继续居住在皇宫。而婉容自然也享有“皇后”的尊号,不过“只有母仪并无天下”。

身为末代皇后的婉容,曾拥有过无数的珠宝首饰,但陪伴到最后的却依旧是翡翠。
润意莹莹的翡翠,从昔日的深宫后院落入民间,见证着皇权的衰落与婉容如花般生命的凋零。

这套翡翠首饰,包含一条翡翠珠链、一个翡翠马鞍指环以及一个翡翠手镯,在2014年的香港苏富比秋拍上,最终以664万港币成交。

翡翠高贵的绿色与润泽的质感,收获了清宫一众妃嫔的喜爱,不仅是疯后婉容,著名的慈禧太后,乃至以丑闻名的瑾妃,都是它的忠实拥簇。

瑾妃留下的翡翠白菜
翡翠承载了造物者赋予的灵气,一直是人们追求美的方向;聚日月之光华,蕴山川之秀美,陪伴人们一世又一世。

翡翠它以自身的灵性,滋润佩戴者的同时,更具收藏价值;高品质的翡翠越来越难得,升值潜力不言而喻。
3
最美格格— —王敏彤
之前常有人讨论说,为什么清朝老照片上的贵族女性都长得丑?
可这位王敏彤格格(完颜立童记)的照片,却让大家纷纷惊艳了一般,更是被赞为“清朝最美格格”。

虽说她因为痴恋溥仪而一生孤苦,但其容颜却未因生活的波折而折损,珍珠陪伴着她读过了繁花似锦的少女时期与漂泊不定的中年,温婉与宁静的气质依旧未改。

同样,在清皇室中,溥仪的三妹,韫颖格格的颜值也算排在前面的,章士钊甚至认为她是心目中最美的格格。

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这些前朝格格也开始追求西方的潮流,换上旗袍,搭配上珍珠,同样在赶时髦方面一点都不落后。

珍珠既融合了古典的婉约,又带着时尚的简约,这般的多重气质,自然能完美的诠释好传统与现代碰撞下,女性特有的优雅,这也是珍珠从古代到如今都这么受的原因之一。
玉麒说
玉石珠宝,不仅仅只是一种装饰,更多的是记录、传承与底蕴。
为自己纪念走过的岁月,给儿女传承殷切的祝福,为家庭带来能稳迎风雨的投资。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作者:玉石第一课堂(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