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今日末代皇妃婉容逝世:清丽可人的皇后在恶臭中死去野史趣闻

2018-11-02 20:06:20

眼光日历

郭布罗·婉容(1906年11月13日—1946年6月20日),字慕鸿,号植莲,满洲正白旗(达斡尔族)。清朝逊帝溥仪的妻子,清朝与中国的末代皇后,后为伪满洲国皇后。 “婉容”二字及她的字“慕鸿”来自《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这位末代皇后的一生都是悲惨而且值得同情的,尽管她后来“堕落”了。她有着自身的原因,但更主要的还是那个黑暗的社会使她走上了一条无可挽回的道路。


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

郭布罗·婉容出身满州旗人,能被皇家选为皇后候选,婉容的家世显赫。她的曾祖父郭布罗·长顺曾任吉林大将军并辅佐过咸丰、同治、光绪三位皇帝,年轻时曾是咸丰皇帝的蓝翎侍卫,因屡建战功被提,二十多岁便领兵驻守西北。而婉容的父亲,是为开明的人士。婉容的父亲荣源,是位开明人士,时任内务府大臣,一向主张男女平等,认为女孩子应该和男孩子同样接受教育。他除了为女儿聘请家庭教师教她读书习字、弹琴绘画,还特意为她聘请了于中国出生的美国人任萨姆女士(Miss Isabel Ingram)为英语老师。婉容作为一个达斡尔族旗人家的小姐,优裕富足的生活环境,显赫的家族地位,民族文化及传统文化的教育,无疑都对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溥仪选妃的时候,第一个圈中的并不是婉容,而是文绣。但文绣长相平平,当婉容大婚时十七岁的婉容却出落得美丽高贵,而且她的家世显赫,最后还是选了婉容当皇后。而文绣既被皇帝圈上了,也不能再嫁别的人,于是成为了妃子。1911年,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帝制结束,国家从君主制走向共和。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给予清室的优待条件是“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为此,逊帝溥仪的婚礼还是完全照搬皇帝大婚的礼仪,民国政府特准皇后的“凤舆”从东华门抬进紫禁城的后半部。1922年11月30日,婉容成为名义上的皇后。

婉容知书识礼,也写得一手不错的诗词。她跟溥仪的书信有很多都是用英文写的,署名“伊丽莎白”。溥仪在她初进宫时也蛮宠爱她,给她聘请英文老师。婉容相貌娇美、谈吐文雅、举止端庄、仪态不凡、内刚外柔并富有善心,她是一位兼收中西方文化优势于一身的女人。住在紫禁城的那段日子里,由于母仪天下的荣耀和新婚燕尔的欢愉,婉容过得还算惬意,她的柔情与活泼也给溥仪带来了很多快乐,而她的饱学多识,更是使溥仪视之为知己。但是婉容也有着大多数女人都有的小心眼和嫉妒心,所以文绣的存在,使得她和溥仪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和谐音。

出了紫禁城的颠沛半生

1924年底溥仪被赶出了紫禁城,皇帝的尊号也成为了中国的历史。他带着婉容、文绣住进了天津张园。随着时间的推移,溥仪性格上的弱点逐渐暴露出来了,而他生理上的缺陷最终更是导致了文绣提出离婚。可是溥仪却把这场给他带来奇耻大辱的“刀妃革命”的所有过失都推到了婉容的身上。等到溥仪逃至长春,成为了满洲执政府的傀儡后,他更是对婉容置若罔闻,不闻不问。同时婉容的行动也受到了日本人的严密监视和限制,这一切使婉容的身体和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于是婉容越来越放纵自己,她狂躁易怒,她嗜毒成瘾、她甚至与溥仪身边的侍卫私通。

在“满洲国”的时候,婉容因为时常跟一个姓李的“听差”接触,一来二去,就产生了感情。为避人耳目,两人很少当面说话,大多数是通过婉容屋里伺候她的一个老妈子来相互递信儿。

那个姓李的,在溥仪面前很“红”,极得溥仪的信任。过了许久,一个佣人向溥仪告发了这件内廷的丑事,在此前后宫中也有风闻,但溥仪不太相信。谁料到,婉容已经怀孕几个月了,纸里包不住火,但婉容就是不讲是谁的孩子?

直到婉容与姓李的偷偷传递条子,被佣人悄悄送到溥仪面前时,他这才相信这是真的。原来,婉容跟那个姓李的听差虽然当面不怎么说话,只要他一到婉容的屋里,两人就以传条子的方式来确定时间约会。

据溥仪说,他拿到婉容看过的条子后,没有吭声。当夜,婉容与情人约会的时候,被事先预谋好的溥仪和心腹当场抓住。……对于分娩下的孩子,一直有不同的说法。溥仪对我讲述的是这样的:分娩的时候,婉容身边没有任何医生。只是在保姆的帮助下,生下来的。这个孩子生下之后,当时就死了。溥仪立即叫人把孩子烧死。

经过这一次打击之后,婉容的精神受了刺激,仅仅两年的时间,昔日如花似玉的婉容竟成了一个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疯子。她已经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了。她已经不懂得梳洗打扮,整天喜怒无常。惟有一个习惯还保留着,就是每天还要吸鸦片。打这儿以后,抽大烟抽得更厉害了。其实早年在北京的皇宫里时,婉容就抽大烟。开始时,是溥仪主张她抽的,因为婉容性生活不正常,每到月经来时就痛经,有时候患头痛病。溥仪又没性能力,就让她抽大烟。一是治肚子疼;二是想以此来麻醉她。一来二去,婉容抽上了瘾,愈抽瘾愈大,一直抽到两腿发软。在伪满洲国后期,婉容因长期躺着不动抽大烟,几乎走路都很困难。

婉容被关在屋子里与外界隔离起来,失去了往日优雅的仪态,变得蓬头垢面,溥仪不许任何人看望她。她病得最严重时两腿已不能下地走路。由于长久关在房子里,本来就有目疾的婉容,眼睛更见不得光亮,要用扇子遮着从扇子骨的缝隙中看人。她偶尔也有清醒的时候,每逢这时,她就哭着骂她的父亲荣源,骂他为了自己要当国丈而断送了女儿的一生。自从婉容精神失常之后,家里的人在北京给溥仪找了一个叫谭玉龄的中学生。溥仪跟谭玉龄结婚七年,直到谭玉龄被日本人害死,婉容始终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照民国廿六年溥仪之妹给溥仪的信中所说,婉容因吸毒之故,面容已变得甚为丑陋,所照的照片亦藏起来不肯给人看见。不久之后,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后,凄惨的死在了这个幽闭的空间里。

她也曾是善良的少女

婉容一生坎坷,曾经身处名门,地位尊贵,最后屈辱而死,着实令人唏嘘。时过境迁,不知后来年迈的溥仪还记不记得那个美丽善良的少女。据记载年轻时本性善良的婉容在国家蒙难的时候,毅然捐出价值不菲的珍珠,用来赈济水灾,而此举动也备受社会赞誉。如果没有当初那些美好的回忆,她会不会有另外一个结局?毕竟没有当初那些美好,就没有后来那些痛苦。越是美好的回忆就越是让人难过。这样看来,当初沉浸在鸦片世界里的她,或许是开心的。

本文作者:人民眼光(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