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打仗那些弓箭手都把箭斜对着天空再发射?那样射有用吗野史趣闻

2018-11-02 18:40:38

两军作战的时候,箭矢射向空中以吊射的形式,才能给敌军最大的打击!

因为正常射箭的时候,本来就要向上一点的,因为弓箭不是像子弹那麽快递,箭出去以后会有快速的下坠,所以要高一点点。但是高一点点的话,只能对对方的最前排进行打击,可是敌军要是步兵的话,最前排往往都有盾牌,所以射了基本也是白射,就只有把箭放高,这样的话,可以对敌军没有盾牌的中军以最大的打击,所以这个办法是很有效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弓箭兵,不一定非要站成一排,也可以站成方队。

万箭齐发

首先,因为箭的弹长骇拜较之记瓣席抱芦道是一条抛物线,直接对着射只能是射近距离的东西,距离远的话平射还没射到敌人已经掉地上了。这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其次,斜对着天空射可以利用重力的作用,使箭头在接触敌人的时候达到一种合力,即箭手本身的力量和地球重力的合理,杀伤更大。

弓箭手

还有,平射只能杀伤最前面一拍的敌人,而且用盾牌一挡的话就不能形成威胁;如果斜对着天空射的话箭也是从天上斜插下来,可以作到大面积杀伤,而且不容易被防守。

骑射

上述说的是弓箭,如果是弓弩的话,就更是射向天空了,最有名的就是马谡守街亭的战役,当时蜀军大约一万人,都是最精良的弩军,弩军在中间,外面一圈围上一圈盾牌车,可以当住魏军的骑兵,盾牌车比较高,弩手在裏面,只有把箭射向天空,才能射到敌军,当时蜀军的弩的射程大约是二三百米,所以我猜弩手射向天空的角度可能会在40度左右。

本文作者:青史回声(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