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弓箭手为什么不是直接盯着人射?野史趣闻

2018-11-02 18:37:03

相信很多看过大型历史剧的观众们都会有这样的一个疑问,弓箭手射击时为什么要向天射击(成一定角度),而且是齐射。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首先,向天射击是因为比直射的距离要长一些,根据目标距离的远近,如果敌军比较近,十几米,直接射就可以了;如果三~四十米,稍微扬起一个角度射;更远的则要扬起角度了,根据抛物线原理(初中都学过的),抛物线射的更远一些。

其次,不论是打枪,还是射箭都一样的,距离远时,箭射出去是一条弧线,这样的话,要保证击中目标,就必须在发射时,抬高一定的角度,否则箭可能射不到人身上,就算可以,也是“强弩之末”了。

最后,增大杀伤力,箭头从高处下落的过程中,动能增加,比平射增加杀伤力。

当然,还有一些其它的好处,比如,弓箭手通常位于长枪兵等步兵之后,射击时可以避免伤到前方的自己人,齐射的话,可以形成箭雨,集体杀伤敌人,还可以最大范围的覆盖目标,杀伤敌军。如果让士兵自由射击和瞄准人射击,可能很多人都瞄准的是同一个人,这样会降低杀伤力,造成箭的浪费。再者,两军对垒时,谁都不会傻到把自己的军队放在敌军的直射范围内,而直射多用于对付冲锋的敌军。

本文作者:鹏鹏讲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