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夏侯惇还狠的人,被箭射中额头竟然未死,并斩杀了射他的人野史趣闻
看到标题,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夏侯惇,很遗憾,今天的主人公并非夏侯惇,而是唐代名将杜伏威。话说这两人也有相似之处,那就是,两人都是不可多得的悍将。

杜伏威,隋末农民起义军的领导者之一,早年由于生活所迫,多行偷盗之事,因隋炀帝时期大力整治盗窃事件,频频被官府所追捕。后来被逼无奈,加入了一支起义军中,成为一名小卒,因其作战勇猛,很快便成为了那只小小起义军的首领,后来又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合并其他起义军,发展己方势力,成为了一方霸主,一度拥兵数十万,割据一方,实力不容小觑。

关于标题所言故事,是杜伏威的一次非常凶险的经历。经历了五胡十六国时期,由于受到了胡服骑射的影响,后来的武官选拔,不再考量长矛短枪以及近身肉搏的功力,只注重两项的考察:骑马和射箭。至于原因,大将军作为一营主官,鲜少有机会身先士卒的参加战斗,因为一个将军存在的意义并非他能够亲手消灭多少敌人,而是作为军队灵魂的存在。俗话说,擒贼先擒王,也便是因为如此。弓箭作为古代唯一的远距离杀伤性武器,掌握得当,便可达到非常强的效果。

杜伏威在与隋朝大将陈陵对抗时,陈陵身边的副将就擅长弓箭,其箭术的造诣已经十分厉害,几乎百发百中。在对峙过程中,这名副将就悄悄地拉起弓箭,对准杜伏威,他的箭术,也真的是名不虚传,一箭射中杜伏威的额前,一时间血流满了杜伏威的脸,且血流不止,看起来极为狰狞可怖。但是这一箭并未使杜伏威倒下,相反的是,他怒不可遏。说道:“不杀汝,矢不拔!”

说罢便冲入敌营,直冲着那名副将而去。此时箭还牢牢地在杜伏威的额头停留着,如同被人用锤子钉进去的一样。此时的杜伏威如同从天而降的一名杀神一样,面容恐怖,杀气腾腾,那名副将看到这样的杜伏威,早已失去了抵抗的心思,调转马头就跑,然而杜伏威又岂能容他就此逃脱,在后面紧追不舍,终究活捉副将,命其为自己拔箭。就在被吓破了胆的副将颤抖着拔下箭的一瞬间,杜伏威的大刀也同时插进了他的胸膛。

看到这样的将军,杜伏威的将士们纷纷情绪高涨,奋勇杀敌,而隋军则早已被吓破了胆。此战过后,杜伏威威名远播,人们纷纷对其敬畏不已,也因此,无人敢提用箭射杀他的事情。

后来由于局势所迫,杜伏威归顺李渊麾下,位及太子太保,不过到底不是亲近之臣,最终杜伏威被李渊软禁,落得暴毙而亡的下场。
本文作者:历史是个大圈圈(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