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能力敌夏侯惇,后又击破关羽、张飞万人敌的猛将就这么死了?野史趣闻
话说三国时期群雄割据,英雄辈出,是我们最为熟知的历史时期之一。其中一部传奇《三国演义》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还是老版的《三国演义》从视觉上和感官上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的人物可能大家记不全,但是凡事喜欢三国的人大多能顺上几句”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三国二十四名将可不是浪得虚名啊!
关张二人就已经占据前五 ,夏侯惇也能位列前十啊,就是这样一个组合,竟能被人先击破夏侯惇,再败关羽张飞组合。这样的实力恐怕也只能是温侯吕奉先,再者传说中的帝师王越,再或者名师童渊才可以吧?
其实不然,此人虽然不是吕奉先,却就在吕布军中。就是被吕布视为左膀右臂的高顺。《三国志·魏书·吕布张邈臧洪传》]英雄记曰: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陈营。
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从郝萌反后,更疏顺。以魏续有外内之亲,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及当攻战,故令顺将续所领兵,顺亦终无恨意。
就是这样一个高顺,凭借陷阵营这不足一千的精兵为核心,先后抵挡夏侯惇,击败有万人敌关羽、张飞带领的刘备徐州军团,而且徐州军团里还有当时名震天下的丹阳精兵。
《三国志·魏书·吕布张邈臧洪传》载,建安三年,布复叛为术,遣高顺攻刘备与沛,破之。太祖遣夏侯惇救备,为顺所败。
《三国志·魏书·武帝传》载,吕布复为袁术使高顺攻刘备,公遣夏侯惇救之,不利。备为顺所败。
就是这样一位猛人,仅此一战,就销声匿迹了,从此再无战绩。没错,就是这样,在此后徐州战役中,吕布部将侯成反叛,接着宋宪、魏续相继叛逃,还擒获吕布献与曹操,高顺因城门被水围困,力战被俘。同期被俘虏的还有陈宫、张辽等人。
其中陈宫与曹操在城门楼上的对话,堪为经典,也表决了陈宫以死明志的决心。同样,陈宫这三次回头也表示了对老友曹操的期许,对家人的留恋和曹操信诺的犹豫。,虽然仗着曹操旧友嘱托后事,也就算还是慷慨赴死。
反而“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人中龙凤的猛将吕奉先却是有些让人唏嘘,最后丧失了那作为英雄的豪迈之气,随没有到摇尾乞怜但也是好话说尽,只为活下来。虽然蝼蚁尚且贪生,难免让人感叹英雄气短。
反而是怒斥吕布做妇人之态的张辽却被曹操赏识收入麾下,曹操一方面因关羽、刘备的阻拦,借坡下驴。另一方面也确实欣赏张辽的才干。张文远也没有太矫情,也就顺势投降了。
在吕布部将中,能体现出西凉铁骑英雄豪迈之气的也就只有剩下这个人了,没错——高顺。高顺被带到城门之上,曹操问他:”汝有何言?“高顺沉默不语。以自身默然对抗曹操的招揽,以全自己的忠义之心。
此时的高顺没有像“忠臣不事二主”张任那样留下流芳千古的名言,也没有像陈宫那样激烈的怒斥,也没有像张文远那样选择“良禽择木而栖”,更没有像吕布那样摇尾乞怜。他只是默默的依照自己的想法走完了忠义的一生。
或许曹操可能是个好主公,但是他不是高顺的主公。当吕布被俘代表着并州军团的覆灭的那一刻起,高顺可能就已经死了,死在并州集团突出历史舞台的那一刹那,死在吕布悄悄让刘备求情的一瞬间。固守的忠义总要有人去坚持,恪守的信念还要去秉持,高顺就作为这样一员武将,坚守着自己的气节。
所以我认为高顺是一位英雄,也是一位将才,陷阵营不愧为三国雄兵之一。如果有机会,高顺率领的陷阵营必定会在三国的历史上大放异彩,名垂千古。
本文作者:老事常谈(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