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给妙玉一个讽刺结尾,其实也是褒奖?野史趣闻

2018-11-02 17:04:11

妙玉是很清高的,87版《红楼梦》演妙玉的演员选的很好,因为她有一双甚为深邃的名目,那眼神悠远而飘逸,清高而孤傲,难以形容。妙玉给人的感觉似乎永远是“一柄拂尘、一袭僧袍,不施脂粉、话音深远”的样子,这一种道骨仙风的气魄,林黛玉的袅娜无可比,薛宝钗的沉稳更无可比,这样的妙玉,洒脱。

妙玉凡心未尽,妙玉的遭遇,导致妙玉的长发髻在,俗根难了,假如说她对佛门不忠,我就要为妙卿鸣冤了。出家人既皈佛门,又怎会轻易违背誓愿?恐怕连妙玉自己也不会知道,她究竟是怎样看待宝玉的。也许宝二爷在她眼中仅仅是“蠢物”、“富贵闲人”罢了,如她般清高的女子,出生于富贵之家,又皈依佛灯之下,虽说有佛门的“空”字存心,但亦有抹不去的贵族影子,那一种骨子里的骄,那一种骨子里的傲。

多数人说,妙玉太过“高洁”了,连李纨这样的老好人都说:可恨她的为人!这样的高洁女子,恐怕也只有佛门才可容她生存了。然而作为一个出家的贵族小姐,不高洁、不清傲,那似乎也有点说不过去了,但妙卿的奇,在于一个“过”字,只因为这个字,她才会不容于俗世,才会有“金玉之质,陷于淖泥”的讽刺结尾。

我不知道原著应当有何讲究,我只是认为这样的结局对妙玉是很合适的,我更赞同她的清高孤傲,一个不容于俗世、预示着将被销毁的金玉之质,假如因为求此生存之机而改其个性,假如她的高与洁都不再为“过”时,那么,我试问:这样的妙玉,还会让读者记得吗?

不论是厌恶还是喜爱,恐怕她都将是得票最少的人物了。在从人物角度来说,妙卿之美,在于她的不同反响——身份、性格、脾气,她比之宝钗,“高”有余;比之黛玉,“洁”有余。她虽谈不上是雪芹笔下的最成功角色,但是却也是一个不能忘怀的人物,因之“高洁”,令人难忘,一个身出家、心近俗界的人是否惧怕权势是很难清楚说的,但是至少可以说她在表面上是很“远于世事”的。

本文作者:红楼女书生(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